原创
孕事
摘
最常见的溶血病是:一是ABO血型不和溶血,二是Rh新生儿溶血。
O型血或Rh阴性血的妈妈,一定要珍惜头胎宝宝,这是最不可能出现溶血病的宝宝。
还记得侯佩岑的二胎宝宝吗?
在孕9月的时候,因为查出宝宝心脏比例偏大,提前一个月给剖了。
可剖出来却发现,宝宝患有ABO新生儿溶血症,一出生就住了半个月的院。
出院后宝宝仍然非常虚弱,经常严重贫血,多次靠输血抢救,抵抗能力也很差,连侯佩岑和老公抱孩子的时候,都得穿上防菌衣。
所以说,新生儿溶血症这个事情真不能小觑。
今天再来说说最近一起溶血症的案例。
杭州一位二胎妈妈,因为已经生过一个健康的宝宝了,自信对生孩子已经轻车熟路,所以干脆偷懒省去了一些孕产检查,其中就包括产前抗体筛查。
没想到这件小事,却差点让她的二胎宝宝丧了命。
分娩这天,宝宝本来很顺利的降生了。但很快,医生就发现了不对劲——宝宝全身皮肤苍白,呼吸特别急促,情况非常紧急。
经过检测,宝妈是B型Rh(D)阴性,抗体筛查阳性(抗D),而宝宝血型是A型Rh(D)阳性,红细胞已被抗D致敏,身体正在迅速病变。
医生确诊,这是重度Rh新生儿溶血病,如果不及时处置,孩子随时都会没命。
医生采用蓝光照光退黄,白蛋白、丙球等一系列治疗措施,但收效都甚微,最终只能选择给孩子换血这个最后的办法。
但要换的可是稀有的“熊猫血”啊!
医院四处尽力联系血源,终于在第二天晚上取到了充足的熊猫血,赶紧给宝宝用上。
两天时间里共做了两次换血,每次都花了2个多小时,一共换了ml的血液,相当于给新生儿的的血换了4遍。
终于,孩子的病情稳定下来,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大洋网,年12月14日)
新生儿溶血病是怎么回事呢?
每个人都有血型(A,B,AB或O),也都有Rh因子(正或负)。
如果母亲和婴儿有不同的血型和Rh因子,可能会有问题。
溶血病就是新生儿的红细胞(RBCs)受到来自母亲的抗体的攻击。而当婴儿还在子宫里时,这种攻击就已经开始了。
详细来说,是胎儿血型基因一半来自妈妈,另一半来自爸爸。
如果来自爸爸的基因,正好是母体缺少的,那么携带爸爸基因的胎儿红细胞,就会被母体认为是一种异物,妈妈的血液里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结合在宝宝的红细胞表面上,来抵触胎儿红细胞这种“异物”。
母体抗体与胎儿的红细胞上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发生破坏,会刺激胎儿机体增加产生新的红细胞,释放出有核的未成熟红细胞。红细胞破坏后释放胆红素,从而引起黄疸。
一般来说,胎盘可以让妈妈和宝宝的血液互不相犯。但在孕期、流产或分娩中,仍有可能有少数的宝宝血液进入到妈妈体内,引起母体血液里产生抗体。
因为抗体分子很小,可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在体内就发生溶血病。
非常严重的溶血病,可能等不到胎儿正常出生,就会引起胎儿贫血、流产、死胎、早产等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孕妈们要定期产检的原因之一,你永远猜不到会不会有什么突发的情况)
比较严重的溶血症,会在孕晚期和宝宝出生以后表现出来。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黄疸严重的情况。
最常见的溶血病是:一是ABO血型不和溶血,二是Rh新生儿溶血,上面的案例就是Rh溶血。
1、ABO溶血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
如果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血型,宝宝的血型是A或者O。
如果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B血型,宝宝的血型是B或者O。
如果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B血型,宝宝的血型是A或者B。
上面这几种情况,可能出现ABO溶血病。
第一胎出现ABO溶血病的概率较低,但在分娩中宝宝的血液容易进入母体,所以溶血病多在二胎及以后出现。但如果头胎分娩时间过长或者有所损伤,也会增加致敏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都不会太严重,宝宝出生后,每天都在消耗体内的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轻度贫血和黄疸,两者均可不经治疗而缓解。
但如果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不成熟(特别是早产儿),不能代谢增加量的胆红素,那么在出生后24小时内,胆红素浓度可能急剧上升。如果浓度继续上升,胆红素可能会进入大脑引起核黄疸,这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会使婴儿生存下来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另外,胆红素如果是脂溶性状态,就容易进入大脑,引起神经性障碍。但如果是水溶性状态的话,可以通过尿液排出。而蓝光治疗可以改变胆红素的化学结构,变成水溶性状态,从尿液中排出。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黄疸的宝宝要多吃奶多排尿,才是减缓黄疸的王道。如果不能自然排除,就要借助蓝光的治疗。如果蓝光治疗都没有明显效果,才会进行换血。
如果红细胞更快,更长时间的破坏导致胎儿严重贫血,估计侯佩岑的二宝就是这种情况。
肝脏、脾脏和其他器官会增加红细胞的产量以弥补其损失。产生红细胞的动力导致肝脏和脾脏肿大,并可能发生肝功能障碍。未成熟的红细胞溢出到循环中,引起严重的HDN并发症。
2、Rh新生儿溶血
Rh新生儿溶血就是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后果比ABO血型不合溶血严重得多。
比如说妈妈的血型是Rh阴性血,爸爸是Rh阳性血,孩子多半为Rh阳性血型。
当妈妈生头胎的时候,产道损伤、胎盘出血等原因,会让宝宝的红细胞进入妈妈的体内,母体就会产生Rh抗体。
这种抗体的浓度会越来越高,等到数月后怀二胎时,抗体的浓度可能已经足够高,会会透过胎盘,引起胎儿红细胞的凝集和破坏,引起新生儿溶血。
如何监控溶血症呢?
要注意几点:
1、准备怀孕前,妈妈们最好孕前就和老公进行ABO或者Rh血型检查。
2、Rh阴性血的妈妈,孕期要定期进行抗体检查和羊水检查。而且,Rh阴性血非常稀有,如果宝宝出生后要换血,医院提前储备,储备这种稀有血型是需要时间的。
3、如果在孕期就发现溶血症,医院可能会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4、宝宝出生后要观察黄疸。如果出生第二天黄疸上升很快的话,一定要咨询医生。
最后说一下,妈妈是O型血或Rh阴性血的话,一定要珍惜头胎宝宝,这是最不可能出现溶血病的宝宝。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