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跟心脑血管疾病是紧密相连的,都是炎症性疾病,因此糖尿病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当然也包括心源性猝死。最近,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对1.4万例50岁以下青壮年猝死病例分析发现,糖尿病的心源性猝死风险远远高于没有糖尿病的人群,会增加猝死风险2-4倍以上。因此,糖尿病人必须做好预防猝死的工作,控制好血糖,远离并发症,改善心情,减少负担。下面,我就用5个案例给大家分析一下糖尿病人猝死的重要因素,供大家引以为戒。
一、血糖控制太差、出现严重并发症
年时候,中国台湾新竹的糖尿病人、55岁彭某因为猝死家中,被16条流浪狗啃食,非常悲惨。彭某患有糖尿病,控制不佳,而且已经到了肾脏并发症晚期,需要透析维持生命,心脑血管等并发症也是必然的,因此猝死风险大。
二、不改善生活方式,脾气大
39岁沈阳糖尿病人阿英,因为两天失联,被发现猝死家中。她的牌友介绍说阿英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平常不注意生活方式,依然熬夜,吃垃圾食品,而且脾气暴躁,容易激动,这些都是对心脏疾病不利的。
三、熬夜看球、激动
一名五十岁左右糖尿病人,因为连续看了两场世界杯预选赛,最终胸闷难受,猝死离世。
四、暴怒猝死
糖尿病人老李早晨在公园发现自己爱人跟其他男人跳舞健身,心理不平衡,暴怒之下,倒地不起,猝死身亡。
五、工作压力大猝死
李总48岁,糖尿病多年,今年遇上疫情,公司情况非常不佳,心理压力很大,经常熬夜失眠,最终倒在公司会议上,英年早逝。
以上的情况,咱们糖尿病人一定要引以为戒,做好以下预防猝死工作:
1、做好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
2、健康饮食多运动,不要吃垃圾食品;
3、做好日常检查,看看有没有心脏等问题,早用药;
4、不要熬夜娱乐、工作,规律生活;
5、改善心理,不要脾气太差,遇事冷静;
6、学会释放压力,心里的弦不要太紧了;
7、合理用药,控制好血压、血脂、心脑血管问题。
因此,减少猝死风险也是有办法的,糖尿病人要早学习,早改善。#健康早知道#
作者简介:
史鹏飞,硕士,一级公共营养师(高级技师),高级健康管理师,亚太整合糖尿病防治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委会委员,新浪微博(糖尿病健康之路)等健康大V,长期从事糖尿病相关课题研究、健康管理、健康科普等工作,特别是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糖尿病及相关亚健康问题方面有丰富经验。
医院的医嘱,本文章内容不构成实际的疾病治疗建议,仅供参考!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