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公园
说起公园,老厦门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中山公园。它在厦门孩子的童年里,在老厦门人的相册里。可是您知道这里的新变化吗?快跟着小编去逛一逛~
第五站:中山公园
始建于年的中山公园,是厦门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厦门人一定都对它有着或多或少的回忆。
去年中山公园启动升级改造,这个消息瞬间轰动了整个厦门,打开了大家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如今,升级改造后的中山公园焕然一新,门口还通了地铁,逛起来更便捷了。
傅毅斌摄
公园里,承载着最多童年回忆的,要数原儿童岛内金龙滑车所在的小山了。在很多老厦门人的记忆里,坐上滑车绕着小山乘风而行,是儿时的一大乐事。
如今,这里沿着山体建设了森林木屋和栈道。游乐设施和中山公园的山体、绿化融为一体,成为一道风景线。
登上山顶,可以坐着上下落差超过两层楼高的筒状滑梯,一溜而下。
何燕欣摄
儿童岛颜值爆表,五彩缤纷、柔软又安全的橡胶地板,串起了造型各异的游乐设施设备,成为小朋友们必去的玩乐天地。
傅毅斌摄
“互动”是儿童乐园最大的亮点。园方说,考虑到孩子好动的天性,针对不同年龄段提供了不同的互动设施。
充满童趣的低龄儿童活动区里,不仅有宝宝们喜欢的滑梯,还增设了小攀爬,更具挑战性。
这里不仅有保安大哥值班,还有免费的护具供小朋友使用,孩子们玩得开心,家长们也更加放心!
何燕欣摄
沙坑区也不再只能单调地玩沙,还搭配着各种动物造型的摇摇乐、攀岩墙和体能魔方等设施。
傅毅斌摄
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沉浸式”的动物园。提升改造后,这里崭新通透。园内,猴子、水牛、小熊猫以及各种鸟类都住上了宽敞的新房。鸟舍大了百来平方米,老虎的笼舍更大了,猴山的面积也增加了一倍。
上蹿下跳的猴子、来回踱步的白鹤、猛然站起的鸵鸟、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隔着透明玻璃,动物们可爱的一举一动看得更加清楚。
全新的动物园采用“沉浸式”的展示方式,原本沉闷的铁丝网房子改成了光亮透明的玻璃房,带给市民全新的游园体验。
动物园增设了排污系统,每个笼舍外围都加设排污井,动物的粪便排入其中后,最终汇入化粪池。有了这个系统,动物园里的气味就不会那么难闻了。
笼舍改造后
公园里的湖水经过改造,也变得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到水底铺满的水草,靠近花展馆一侧的湖面,荷叶翠绿雅洁。
何燕欣摄
在靠近中山公园西门的水域边,梭鱼草、再力花、沙草等植物从水里伸展而出,不仅美观,还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
郑金汉摄
对水生态系统进行重新构建,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水底种的水草是专门从上海运来的,像插秧一样一棵一棵进行人工种植。由于厦门天气好、光照充足,水草长势特别好。
公园还通过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节,提升水的透明度,增加水里的溶解氧,同时分解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其间,需要不断观察,同时用仪器测试,对水质进行监控。
何燕欣摄
动物园入口处那只几乎保存在每个老厦门人相册里的石狮子,仍旧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那里,迎接着每一个入园的市民和游客。
杨君牧摄
大人、孩子们在草坪上玩耍,一对对新人在公园里拍摄甜蜜的婚纱照,老人们则在一起锻炼、下棋、打牌。
郑金汉摄
改造提升让中山公园大变样,不变的,是络绎不绝的行人,以及这座公园在一代代厦门人心中的位置。
公交线路
乘坐3路、4路、8路、19A路、19B路、21路、32路到“中山公园站”下车;
乘坐地铁1号线到“中山公园站”下车。
往期回顾
?草长莺飞,一起逛公园吧!这里百花齐放,更是亲子好去处
?厦门公园界的“网红”又火了!摄影师说,这里有座最美“花亭”
?这座公园藏着绝美日落,还有50余种、上千平方米睡莲,全年可赏!
?这座新公园是健身胜地,更有闹市里难得的宁静清幽,很多人不知道!
厦门晚报记者林依文
责任编辑唐黛诗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