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又叫做「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Edema),这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体内长时间的负氮平衡,以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
很多陆龟饲主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长期的投喂单一的饵料,极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尤其在温度较高且适合陆龟的生长需要的夏季,陆龟饮水进食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无度饮食,从而造成心肾功能负担加重,导致龟全身广泛性水肿,以至于胃肠肝脏等整个消化系统的水肿,导致胃肠蠕动减弱,从而造成排便困难。
一般罹患此病的陆龟营养水平较低,表现为双眼紧闭,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爬行困难,多数龟只会产生拒食拒水,长时间不排便。体征以尾部尤其泄殖腔,以及颈部和四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明显的标志是后肢和泄殖腔明显水肿,泄殖腔口外观呈显红肿发亮,且明显突起,亦可导致龟只的后肢无法完全蜷缩。很多饲主在这个时候会过于惊慌,甚至乱用药物,这不但无助于龟只的病情好转,甚至会进一步加快龟只病情的恶化,甚至人为导致死亡。其实在这个时候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利用龟只的自身治愈恢复能力进行自愈。
饲主可采用如下方法,禁食三到四天,控制饮水少量,适当的照射阳光,之后开始隔天投喂少量饵料。饵料可采用成品陆龟粮或者干草,配合少量泽龟粮,保持饵料比例的稳定,每两周补充少量复合维他命。为加快自愈程度,给龟只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促使龟只适量的运动,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如此操作,龟只会在三至四周左右的时间自愈。虽然比使用药物的时间相对来说略长一些,使用药物也得两周左右,但是这种非药物疗法明显更加的安全可靠。
有些饲主会质疑为什么要使用泽龟粮?
因为陆龟属于植食性龟类,部分陆龟属于偏植食性的杂食性龟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增加动物性蛋白作为营养补充性食物,籍此快速增加和补充龟只的营养摄取与吸收。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我们认为陆龟的食性其实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在常规食物来源不足的情况下,陆龟会采食其常规食谱之外的食物作为补充,以渡过食物匮乏期,这时动物性食物就是最佳也是最方便获取的食物,这种生物学特性为我们在治疗乃至饲养过程中采用动物性蛋白进行营养补充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