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民研究院林熙明
一、血液制品的介绍
1、血液制品的基本知识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体血液中分离提取的各类蛋白质,本报告中的定义不包括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人工表达的蛋白质。血液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制品的细分行业,主要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及分离纯化技术将其中有效组分分离出来而制备成各种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各种凝血因子等。
血液有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四种组成成分,其中血细胞组成血液的45%,血浆约占血液的55%。血浆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蛋白质只占血浆的8%。人体血浆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占比最大的成分是白蛋白,约为60%;免疫球蛋白占到15%左右;凝血因子类产品虽然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占比不到1%;其他蛋白分子占24%。
图:人体血液的组成部分
2、血液制品的分类与其临床效用
血液制品是在临床输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全血不易运输和大量、长期贮存的问题,在医疗急救、战伤抢救以及某些特定疾病或重大灾害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
一般来说,新鲜血液保质期为21天,血液制品保质期短则2年,长的可达5年。而且,在查明病症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大都使用血液制品而不是新鲜血液。
表:重要血液制品的分类及作用
种类
产品名称
适应症
血浆扩容剂
白蛋白
调节渗透压,用于重症监护(烧伤、肝腹水、低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
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
甲肝和麻疹被动免疫、低或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丙)
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免疫球蛋白缺乏症(重症发病率百万份之一)、自体免疫性疾病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暴露乙肝的被动免疫
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
暴露巨细胞病毒被动免疫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的被动免疫
Ro免疫球蛋白
治疗和预防Rh血型不相容引起的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症
破伤风免疫球的球蛋白
破伤风被动免疫
带状孢疹免疫球蛋白
水痘被动免疫
富含IgM免疫球蛋白
治疗和预防因抗生素治疗中毒素释放引起败血症
抗炭疽杆菌免疫球蛋白
治疗和预防炭疽杆菌感染
凝血因子类
凝血因子VIII
预防和治疗甲型血友病出血
凝血因子II
预防和治疗乙型血友病出血和其他出血疾病
凝血酶原复合物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患者手术、凝血因子II、VII、IX、X缺乏症、乙型血友病出血
凝血因子IX纤维蛋白原
预防和治疗B型血友病患者出血纤维原缺乏症、异常纤维蛋白血症、有高纤溶倾向的肝器手术
抗凝
抗凝血酶III浓制剂
治疗肝病伴出血、抗凝血酶III缺乏和血栓栓塞
纤溶
溶纤维蛋白酶
溶解血管内凝块
蛋白酶抑制剂
α1—抗胰蛋白酶
治疗肺气肿
α2—巨球蛋白
治疗抗辐射损伤
蛋白胶
纤维蛋白胶
外科止血、粘合组织等
3、血液制品的特点
(1)人源性
血液制品大部分主要从人体组织内提取,有极小部分利用转基因技术在体外合成人血白蛋白、凝血因子VIII。血液制品容易传染疾病,因此必须要求血站的原料血浆收集必须干净,安全性要求很高。
(2)传染性
血浆厂是将所有献血者的血浆收集一起进行工业化生产,如果其中一位感染病毒,所有血浆都会被污染,假如血液制成品输送到患者上,将会造成大面积的感染。由于技术手段的有限性,一些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未知病毒尚不能被发现,因此政府对血制品行业的监管十分严格,审批通过后方给予牌照,因此血制品行业受政策影响大。
(3)刚性需求
血液中的每一种蛋白成分在人体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医疗急救和特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血液制品具有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除凝血因子VIII外,短期很难有各类蛋白分子大面积的替代品出现,市场需求极其旺盛,供应短缺。
二、全球血液制品发展状况
1、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发展历史
自本世纪四十年代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家EdwinCohn发明冷乙醇分离法(即孔氏分离法)以来,血液制品在分离技术、检测技术、新产品研发方面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现已涵盖了血友病治疗、抗感染治疗、重症监护治疗、免疫缺陷治疗等多个关键医疗领域。
表:血液制品发展历程
时间
事件
40年代
EdwinCohn发明孔氏分离法,奠定血液制品制备方法基础
50-60年代
以冷冻离心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促成从全血输血到成分输血的转变
70年代初期
凝血因子富集物诞生,极大改善血友病患者生存期
70年代后期
强制性HBV病毒筛查推广
80年代中期
血液制品热处理技术推广,减少病毒影响
80年代后期
HIV,HCV病毒筛查启动
90年代初期
重组凝血因子产品问世
90年代后期
基于PCR技术的核酸检测(NAT)开始推广,检测灵敏度大幅提高
0年以后
第三代重组血液制品问世,安全性进一步加强
资料来源:BiotechnologyJournal
2、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0年以来,全球血液制品行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5年的4.4%年复合增长率的缓慢增长阶段,原因有4点:(1)血液制品行业具有高毛利率的性质,因此很多企业纷纷进入市场,造成供大于求,血液制品价格下降;(2)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规范不足和病毒分离技术不成熟,90年代初期开始不断出现因使用血液制品造成HIV等病毒感染的现象,出现了不少安全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整改市场;(3)体外重组人凝血VII因子和VIII因子上市,对原来凝血因子销量带来不小的冲击;(4)有学者发表论文,指出人血白蛋白提高了低血容量症和烧伤病人的临床死亡率,这使得人血白蛋白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
第二发展阶段为5年至今,保持高达17.6%的高速增长率,原因有3点:(1)随着行业整合的结束,整体产能恢复到合理水平;(2)生产工艺从传统的低温乙醇分离工艺发展到结合全程柱层析分离技术,简化了分离步骤、提高了蛋白制品纯度、减小了安全性隐患,此外,新的适应症和产品不断推出,使得血液制品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市场容量扩大;(3)相关研究报告澄清了人血白蛋白没有增加相关风险,人血白蛋白的临床用量与价格得到了回升。
目前国际血液市场年投浆量3万吨左右。得益于产品安全性提高、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年来血液制品全球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年市场总规模约98亿美元,供给与需求呈双增长,需求增长略快于供给。国际主流企业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可从血液中提取的血制品最多有二十多种,市场增长主要靠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推出。
3、全球血液制品行业格局
20世纪70年代,全球共有多家血制品企业,到9年,全球(不含中国)仅剩下不到20家血制品企业。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成熟,血制品市场从供不应求逐步达到供求平衡,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新产品开发、产能扩张和兼并持续扩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已形成以CSLBehring(贝林)、Baxter(百特)、Talecris(生物理疗公司)、Grifols和Octapharma为代表的吨级血液制品巨头,9年这5家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84%,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年6月西班牙Grifols公司又斥资34亿美元收购Talecris,国际血液制品市场呈现Baxter、CSL、Talecris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贝林下属的ZLBPlasma公司在美国有62个血浆采浆站,百特为65个,而生物理疗公司(已被Grifols收购)有55个。
4、全球血液制品行业未来发展
全球血液制品行业未来主要在血浆利用率、血液制品适应症和重组药物的方向上突破。
(1)新的血液制品的开发
随着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血浆内的有价值的蛋白成分几乎都能进行分离(现已有30多种血液制品产品上市),但因为许多较小品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限或者针对性太强,市场价值不大,预计新的分离技术和市场的扩大将继续带来新的血液产品的开发,提高血浆的利用率。
(2)新适应症的开发能增加已有产品的需求
此外,对已有产品新适应症的开发也可以增加市场的需求。目前人免疫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在FDA均有新的适应症在进行临床研究,一旦获批将可带来部分额外的销售收入增长。
(3)替代品基因重组蛋白对现有行业的冲击
目前市场已经成熟的重组类产品是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拜耳公司推出第一代产品后,就因为安全性很高和生产不受血源限制的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9年重组Ⅷ因子已经超过人源性产品,占据了约6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已经有VIII因子等产品上市,但在国内价格高2倍以上,没有竞争优势。
三、我国血液制品发展状况
1、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历史
我国血液制品快速发展起于80年代初,由于血液用品的临床使用量巨大,行业利润高,许多公司在各个地区纷纷建立起血浆采浆站,当初受到科学发展的局限和对疾病认识的不足,整个行业没有健全机制和法规约束造成管理混乱,发生了一些传染性疾病相互干扰的安全事例,如年仅河南省内就有家浆站,年4月第一次整顿后仍有余家。
-年,国家对行业进行了清理整顿,重点是监管和打击手工采浆和篡改原始记录等违规行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年全国有36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血制品行业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全部GMP达标的医药子行业。经过数次治理整顿,湖南卧龙松、浙江中联、重庆健新、新疆豪斯达、西安瑞克、广东佰易等企业因违法等不良行为而出局。
~7年的数次治理整顿,有力地打击了非法/违法采血行为(如浆站合格证过期、超采、频采、跨区采、冒名顶替、多个供浆证等),关停吊销了30余个违法浆站。
7年后政府新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法规,如驻厂监督员制度、实名身份证识别、指纹/条形码甄别、更换新供浆证、严格的属地化管理、采浆全程视频监控、所有成品批签发制度、单采浆站GMP管理规范以及未来即将实行的血浆窗口期追溯筛选等,这些法规保证了整个行业的正规化和安全性,目前,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安全度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同。
表:近年我国来违规事件一览表
时间
企业
事件
年
湖南卧龙松、浙江中联、重庆健新
违规,吊销GMP证书
4年
西安瑞克
涉嫌将15批87份检测呈阳性的原料血浆违法分13批次投料生产人血白蛋白产品,吊销GMP证书
4年
西安回天、柳州生物、贵州黔峰
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责令整改
7年
广东佰易
临床应用中发现,该企业的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会致患者出现丙肝抗体阳性,吊销GMP证书
8年
江西博雅
先后有6名患者在使用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液体)发生死亡
表:历年政府监管血液制品行业的政策及影响
时间
政策法规
主要内容
影响
年
《关于禁止进口Ⅷ因子等血液制品的通告》
除人血白蛋白之外,其他血液制品一概不予进口。
导致国内血液制品开始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年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单采血浆站只能向一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供应原料血浆。
确定血液制品企业的血浆来源
4年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血液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必需在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审核。
加强血液制品的安全管理,延长发货时间
5年
《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单采血浆站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行政区划内,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流行或高发的地区不得规划设置单采血浆站。
进一步加强血液制品的安全管理
6年
《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
单采血浆站转制为由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
淘汰部分单采浆站,减少国内血浆供应
6年
《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
从各环节规范单采血浆站的采浆流程,保障血液制品安全。
加剧了血浆供应的压力
7年
《关于实施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检疫期的通知》
血液制品企业生产所用原料血浆必须使用检疫期后的合格原料血浆。
防止血浆的交叉污染
8年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产品少于六种的企业不得新建浆站,非血液制品企业不得从事采血浆活动。
新进入行业者基本不可能新建浆站,加速行业整合
9年
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机制》
新医改开始,国家提出药品价格管理要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
供给少需求大的情况下,价格适当可以上调
年
《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规划(-)》
只保留省内4个浆站,关闭16个浆站
采浆量下降吨,全国血浆供给紧张
年
卫生部发布《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通知》
鼓励各地设置审批浆站、扩大采浆区域、提高采浆量
血站需求旺盛
年
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
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价格
价格提高
2、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由于血浆原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血液制品行业长期处于高景气状态,行业的产值从0年到6年保持10.4%的复合增长。因为血液制品在很多特定的疾病治疗或者急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患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增长是刚性的,所以原料血浆的增长决定了行业增长的确定性。特别是7年后由于之前国家一系列的整顿和监管保证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7年后血液制品行业保持了平均19.7%的年增长率。
年贵州关闭血浆站后导致供给受限,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年国内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由年亿元增加至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7.8%。随着血制品价格放开、浆站审批数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我国血液制品市场又逐步得到快速增长。
图:0-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
图:0-年我国血浆产量
根据国联证券最近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年11月我国已批准设立浆站个(含未开采浆站),创历史最高;年采浆量达吨,也是历史最高值。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实际血浆需求量超过10吨,年血液制品行业总体采浆量还不能满足的需求的一半,原料血浆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血制品供需缺口在吨以上。采血浆站一般分布在贫困的地区,贵州省在年关闭16个浆站,采浆量下降吨,使凝血因子等血制品出现短缺,之后国家出台积极政策、多个省份也陆续有新浆站获批,重庆市针对单采血浆站批准可以开设分站,河南也在在浆站设立问题上有所突破。根据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预计16年将有20个左右浆站获批,采浆量将在未来3年保持较高增速。
图:全国浆站数量(个)
数据来源:国联证券
3、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格局
血制品行业十分讲究规模效应,规模主要体现在投浆量和品种类上:投浆量越大、开工越足,单个产品成本就越低;品类越丰富,血浆综合利用率就越高,单个产品摊薄的成本也越低。血液制品行业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生产规模大的企业将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行业必然走向集中。
此外,行业集中度高、企业数量少也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实施监管。所以监管部门也通过一系列政策,提高行业标准,严格管理措施,加速优胜劣汰,实现行业并购重组优化。近几年,国内血液制品行业企业整合提速,纷纷通过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强者恒强。
表:国内近几年血制品行业收购大事件
时间
并购案例
6年
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持有山东泰邦82.76%的股份和贵阳黔峰54%股份,并通过山东泰邦持有西安回天35%股份。
7年4月
华兰生物以万元收购了重庆益拓,其中重庆益拓是重庆市唯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有着很好的区域和原料优势
9年10月
天坛生物以2.40亿元现金购买成都蓉生39%股权,并以每股14.34元的价格,向成生所定向发行万余股收购成都蓉生51%股权,整个收购成本约5.53亿元。收购完成后,天坛生物将获得成都蓉生90%股份,另外10%由中科器材持有。
年6月20日
武汉人福医药收购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15%股权,中原瑞德主要从事血液制品业务,目前拥有2个浆站,能够生产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等6个品种、12个规格的产品。
年12月
双鹭药业收购福尔生物18%的股权
年12月
盈天医药收购贵州泰中51%的股权
年8月
沃森生物收购河北大安55%的股权
年6月
博雅生物收购海康生物32%的股权
年12月
上海莱士收购邦和生物%股权
年6月
上海莱士收购同路生物90%股权
年10月
博晖创新受让沃森生物持有的大安46%股权
从新增浆站(包括15年新浆站投产)和每个浆站平均产量来看,华兰生物和博雅生物增加数量较为领先,华兰生物浆站所在主要省份区域优势较为明显,短期来看,博雅生物和华兰生物采浆量有望快速放量爆发。
图:血制品上市公司的浆站数量和分布
数据来源:国联证券
图:各类血制品的价格
血制品
价格
人血白蛋白(10g/瓶)
最高价由元改为元
静丙(2.5g)
最高指导价在元/瓶,出厂价在元/瓶,价格放开后,静丙提价10%
凝血因子VIII(IU)
最高价由元改为元
人纤维蛋白原(1g)
最高价由元改为元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IU)
最高价由63.3元改为69.6元
目前我国仍处于白蛋白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从12-14年批签发数量来看,人血白蛋白的批签发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年批签发人血白蛋白共计万瓶(10g/瓶),同比增加12%。因为国产数量有限,市场需求缺口较大,使进口产品占比由47.87%增加到58.49%。
此前华兰生物在血制品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上海莱仕通过并购邦和生物、同路生物等一举成为行业老大。综合来看,华兰、上海莱士处于第一梯队,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处于第二梯队。
表:上市公司血液制品销售量(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图:主要上市公司产品线
数据来源:国联证券
分析师声明
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
分析师撰写本报告是基于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准确表述了分析师的个人观点;分析师对任何其他机构发布的所有可能存在雷同的研究报告不负有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可能责任。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