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去开元溪岸“诗意”一下
人文溪岸游
现在,走起!
高楼背后
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
魁星山摩崖石刻东门纪念碑等文物
隐匿于闹市
静看花开花落~
巷弄深处
陈化成祠
……
无声地诉说着历史~
华新路上
冷风中绿萝繁花依旧灿烂
掩映着一座座老别墅
空气里是岁月沉淀的静谧~
文史馆内
一张张老照片、老物件
诉说着开元华侨爱国爱乡的悠远情怀~
漫步在溪岸
历史记忆扑面而来
化作那吹面不寒杨柳风
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第一站
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公园南路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内。
据史料记载,清代雍正五年兴泉道改驻厦门,后经鸦片战争被毁,并于清道光二十五年改建为英国驻厦门领事馆。同治二年清政府收回道署重建,曾宪德撰文《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立于署中。
布满岁月痕迹的石碑
承载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
默默记录着几百年来的变迁
诉说沧海桑田
第二站
陈化成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厦门公园西路15号东侧。清代道光二十二年陈化成殉国后,建此陈公祠以祀之。
大门门额上置“陈公祠”门匾,两侧题有“大树飘零盖代勋名存北海,英灵坐镇千秋俎豆冠南帮”楹联,门厅内悬挂“浩气长存”木匾一方。
坐落街巷深处
谱写英雄诗碑
陈公祠伫立于此
爱国情内化于心
继承下厦门人英勇无畏的精神特质
第三站
华新路老别墅
上世纪60年代初建设,曾为华侨归国居住地,现也留存着闽南文化、华侨风情,有着老厦门的悠长韵味,值得细品。
拐进华新路
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和怡然自得的闲适
相较城市的嘈杂与浮动
这里带来了一份静雅和沉淀
空闲时漫步走在这条路上
会被文艺气息所包围
红砖与绿叶,阳光与书店
供心灵栖息
让人不由得惊叹时间留下的珍贵财富
拐角处掩映在树丛中的咖啡厅
还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书店、展馆
最适合闲暇时与三五好友一起
感受文艺的浸染
对街角有一丝熟悉?
这里还是众多热门影视的拍摄地
红墙花砖,带有南洋风情
但又十分亲切,富有生活气息
院子里透过绿叶洒下的阳光
还有热情的街坊邻居
巷口玩耍的孩童
......
生活的平实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能量
不知道凤凰木下
三角梅丛后
还有什么样的小美好等你探寻?
第四站
溪岸文史馆
寻根开元,传承文脉。年,开元街道及溪岸社区将公园西路57号-1(原溪岸文体室)重新装修改造,打造成为“寻根溪岸”文史馆(以下简称“文史馆”),通过挖掘、追溯溪岸片区的发展脉络、华侨印迹与人文故事,展现溪岸的历史沉淀和人文底蕴,华侨爱国爱乡的桑梓情怀。去年12月15日,溪岸文史馆正式上线。
第五站
中山公园
厦门中山公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被誉为“华南第一园”载入史册。这“第一园”,是厦门公园的发祥地,是厦门园林的摇篮,是厦门人民的骄傲。
饱览文化之风
周边美味的小吃同样不少哟
溪岸路不仅有鲜花
还有不少让人流口水的美食
在这里游玩累了
可以吃顿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的胃
珠珠煲仔饭店铺地址溪岸路号(公园小学斜对面)营业时间11:00-20:00(年前营业至23号)煲仔饭上桌时还在滋滋作响
金黄湿润的米饭
有着淡淡酒香的排骨
微甜的腊肠
厚实的叉烧
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吃完饭千万不要放过碗底的锅巴
用力地将锅巴从煲边刮下
金黄焦脆,入口米香四溢
咸淡适中,超赞!
兴叶姜母鸭店铺地址溪岸路号之三(公园小学正对面)营业时间10:00-22:00
三斤重的农家正番鸭配上姜片
高粱酒等精心烹制75分钟
鸭子变得皮酥肉烂
出锅前淋上芝麻油
大火收汁,瞬间香气四溢
鸭肉嚼劲十足
连脆脆的姜片也都鸭香浓郁
是十足的下饭神器
阿玲面线糊店铺地址溪岸路63号之1营业时间6:00-14:00;16:00-19:00凭借一碗面线糊
让街坊邻居排队30多年
这么好吃的店怎么可以错过!
猪血大肠熬制的醇香汤头
店内还有十几种
随心搭配的卤料可以选择
面线糊出锅前撒上胡椒粉
保证喝完暖呼呼的
兴怡香素饼店铺地址溪岸路98号之4附近现烤的馅饼香气十足
绿豆饼馅料细腻、饼皮酥香
椰子饼脆香的饼干底
上面是椰香十足的椰蓉馅
……店内馅饼种类很多
价格也大多在12元-16元
想吃还要早点去
不然可都卖光光啦!
西门土笋冻店铺地址斗西路33号(近中山公园西门)正宗的土笋冻
是用沙虫熬煮的胶质做成的
入口即化
搭配黄芥末酱这一“灵魂伴侣”
入口仿佛打开任督二脉
芥末味直冲脑门
整个鼻腔都被攻陷了
太美味啦
温馨提示春节假期出行要注意做好个人疫情防护虽然可能就在“家门口”但别忘记戴好口罩哦来源:近邻开元编辑:阿芳同学校对:小马奔腾审核:薛薛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