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组专题,选片其实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命名。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阐释被镜头定格的牢笼中的灵长类动物,或者简单说,那些猴子。
关于自由和束缚,在属于动物保护组织的话语体系,以及通常对锁链有着直观反感的人们心里,其意义不言而喻。
这是很容易能够设定的主题。
问题是,真的只能如此?或者真就这么简单?
在所有我的动物园拍摄中,灵长类动物显然是占比最高的,可能不由自主地,我更容易陷入到如上所述的惯常中。
它们最接近人类,它们在动物园里的状态,更接近人类在城市或社会现实中的困顿感,因而我们更容易在它们身上找到共鸣,也更容易有意无意间去营造这种共鸣。
最初我的拍摄的确如此,它们的眼神、动作、环境,无不强调着它们所谓的宿命。
可逐渐的,我却有意识想摆脱这种固有思维。
就像如果只是把现代城市之于人类的关系定义为“牢笼”,那就太过简单了一样,我想让意义的显现不要那么直白,甚至说,我不想表现出明显的意义。
尽管哪怕只是像光影与形式所建立的神秘感,本身也是一种意义所在。
可相对来说,所谓内涵,专题摄影必须有意义吗?
或者说,我们真的第一眼就能(或就应该)看见其意义所在吗?
想起了《大话西游》结尾时的那一幕。
望着远去的那只猴子的背影,城头上人说,“他好像一条狗啊”。
似懂非懂,也许才是更接近真相的(但却注定了永远无法抵达真相)。
而一旦说破了,也就意味着约定俗成并乏味了。
恐怕这也是我能坚持动物园拍摄的最主要原因了吧。
所以,《现代启示录》,几乎又是刹那间闪现。
原本是大导演科波拉的经典作品,虽是战争片,却有着关于人性启示、自我放逐与救赎的深刻寓意,当时,我是没怎么看懂的。
而放在这里,倒是觉得再贴切不过了。
但是,别期望我进一步解释。
事实上我也讲不出来。
还是那句话,就让图片来代替文字。
去感觉就好。
年10月,上海动物园
年10月,上海动物园
年10月,上海动物园
年10月,上海动物园
年12月,上海动物园
年4月,深圳动物园
年11月,上海动物园
年12月,上海动物园
年10月,尼泊尔帕坦动物园
年7月,上海动物园
年7月,成都动物园
年7月,成都动物园
年10月,上海动物园
年11月,上海动物园
年11月,上海动物园
年11月,广州长隆动物园
年11月,上海动物园
年9月,西安动物园
年12月,北京野生动物园
年9月,西安动物园
年12月,北京野生动物园
年12月,北京野生动物园
年3月,厦门中山公园动物园
年12月,北京野生动物园
年8月,南京动物园
年8月,杭州动物园
年12月,北京野生动物园
年2月,上海动物园
年5月,株洲石峰动物园
年2月,上海动物园
年2月,广州动物园
年3月,北京动物园
年5月,株洲石峰动物园
年3月,北京动物园
年4月,深圳动物园
年6月,云南野生动物园
年11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
年4月,深圳动物园
年6月,昆明动物园
年6月,昆明动物园
年4月,深圳动物园
年6月,昆明动物园
年4月,深圳动物园
年6月,北京动物园
年12月,上海动物园
年12月,上海动物园
年12月,青岛动物园
年6月,北京动物园
年12月,上海动物园
年12月,青岛动物园
年12月,上海动物园
年12月,青岛动物园
年7月,上海动物园
年7月,上海动物园
年4月,无锡动物园
年11月,北京动物园
年4月,无锡动物园
年11月,北京动物园
扩展阅读
游园惊梦
动物园
门徒,继续我的动物园拍摄
墨尔本动物园也有网
很严肃地说,我拍的动物园你没见过
神秘的动物园,手机拍摄
色影无忌个人影展:我的动物园
张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