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全民营养周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0-8-24 16:39:58   点击数:
 

提问:牛奶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喝牛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回答:有些牛奶中的确含有免疫球蛋白,但不要寄希望于市场上所有牛奶都含有足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免疫球蛋白,牛奶主要的营养价值在于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免疫球蛋白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还有亚类。IgG,IgD,IgE均为单体,分泌液中IgA(SIgA)是双体,IgM是五聚体。

牛奶中含免疫球蛋白吗?

在人初乳中含有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细胞和抗体,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IgA,性质稳定,不受消化道蛋白分解酶的破坏,也不受肠道PH的影响[1]。母乳中的还含有分泌型IgA,可以保护婴儿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细菌及滤过性病毒的侵袭,安全度过无抗体阶段。

牛奶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还富含维生素A、核黄素和钙,易于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比较齐全。牛奶中的确含有很多功能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乳过氧化物酶(LP)、溶菌酶、活性肽等[2]。但是并不是市面上销售的所有牛奶都含有免疫球蛋白,因为牛奶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耐热,加热超过五六十度就会逐渐失活。目前,牛奶的杀菌方法一般分为低温长时间杀菌、高温短时间杀菌、超高温瞬时灭菌三种。低温长时间杀菌法,又叫巴氏杀菌(LTLT),即让牛奶在60℃下保持半小时左右,从而达到巴氏杀菌的目的。高温短时间巴氏杀菌法(HTST),是将牛奶加热到72℃~75℃,或者是82℃~85℃,之后保持15秒~20秒杀菌处理,然度后再进行冷却。超高温瞬时灭菌(UHT)是目前最先进的杀菌方法,是将原料奶通过热交换器迅速加热到℃~℃,保持3秒~4秒杀菌[3]。只有采用低温巴氏杀菌法的牛奶才能保存一部分免疫球蛋白活性,其他两种杀菌方法免疫球蛋白基本都失去活性了。

提问:维生素C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每天补点维C片行不行?

回答:维生素C的确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推荐首先做到合理膳食,对不能做到合理膳食者或者已经存在维生素C缺乏症状的人,可以在营养师或者医生指导下外源性补充。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人体必不可缺少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维生素C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功能是抗氧化,能够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在保护DNA、蛋白质和膜结构免遭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VC作为酶的辅助因子或辅底物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胶原蛋白、肉碱,某些神经介质和肽激素的合成,以及酪氨酸代谢等等,促进胶原蛋白、骨,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的合成,从而促进动物生长,促进伤口愈合。VC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诱导CD4+T细胞分化,提高CD8+记忆T细胞的比例,通过对B细胞调节、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促使抗体产生,同时使机体免受脂质过氧的损伤,纠正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4]。在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治疗中,临床上可能会使用维生素C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虽然维生素C功能强大,但我们只需要保证体内维生素C不缺乏即可,并不需要大剂量补充。维生素C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深色叶菜类蔬菜如青菜、油麦菜、灯笼椒等,以及柑橘类的水果中,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人每日的膳食参考摄入量为mg[5]。其实一般人群只要均衡饮食,每天吃8两-1斤的蔬菜,-克的水果(中等大小橘子一个),基本上每日维生素C的摄入就足够了,并不需要额外的补充维C补充剂。

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维生素,毒性较低,但有医学研究显示长期维生素C的摄入量大于毫克每天可能会增加尿中草酸盐的排泄,增加尿路结石的风险[6]。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对于不能做到合理膳食者或已经存在维生素C缺乏症状的人,建议在营养师或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

提问:人血白蛋白补充营养,增强肿瘤患者免疫力效果又快又好?

回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增强免疫力,肿瘤患者需要每天好好吃饭,合理膳食才是免疫基石。

不少肿瘤患者听说输注了人血白蛋白不仅可以提高白蛋白水平,还能可以补营养,增强免疫力……这么贵一定是好东西,赶紧让医生给挂上两瓶补补!

人血白蛋白究竟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是由肝脏合成,是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45g/L,占血浆总蛋白的60%,分子质量为60-,是由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在体内,白蛋白分布在血浆、皮肤、肌肉和各种其他组织的细胞外液中。目前临床使用的人血白蛋白制剂是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60℃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该品有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因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和大脑损伤所致的脑压增高,防治低蛋白血症及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腹水[7]。

价格高=效果好?

因为人血白蛋白属于血液制品,而我国血液资源相对紧缺,由于原料的局限性,使其供应量有限,所以人血白蛋白的价格比较昂贵。尽管国家对血液制品实施了严格的监管制度,但是人血白蛋白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8]。人血白蛋白在临床应用上有严格的适应征,盲目使用不仅对疾病康复没有益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引起不良反应,促进疾病的发展并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输注人血白蛋白=机体免疫力提高?

盲目大剂量输注人血白蛋白,不仅达不到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力的期望,反而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为白蛋白在人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生理功能之二是与各种配体结合,发挥运输功能,除了运输游离脂肪酸、胆红素、甲状腺素等小分子物质之外,白蛋白还能与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结合便于在体内的转运。但是白蛋白并不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是免疫球蛋白,而非白蛋白。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分属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它们在体内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此外,白蛋白制剂中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微量内毒素、血管舒缓素、α1-酸性糖蛋白等,可能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输注人血白蛋白=补充营养?

低蛋白血症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的指标之一,对患者的营养状态只有辅助评价的参考价值,并不能直接评判患者的营养状况。从代谢的角度,白蛋白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为15~19天,白蛋白释放出氨基酸的速度相对缓慢,当日输入的白蛋白不能立刻发挥营养功效。从营养支持和治疗的角度,白蛋白在人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先水解为氨基酸才被机体吸收。而白蛋白的分解产物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较多,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不均衡,色氨酸和异亮氨酸缺乏,营养价值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在营养补充剂的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因此,外源性输注人血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负氮平衡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

参考文献:

[1]荫士安.母乳喂养与新生儿早期免疫的启动与建立[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32(05):-.

[2]丁芳,王丽,刘文娇,李栋.细数牛奶中的免疫活性蛋白[J].中国奶牛,(03):5-7.

[3]方忠意,舒畅,李金磊,李红婵,高延玲,吴志明.市售纯牛奶和巴氏杀菌乳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奶牛,(10):47-49.

[4]王旭,宁明杰,王南博,姜畅,齐玲.维生素C对肿瘤的作用机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38(02):-.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营养学会,

[6]王跃春,王子栋.维生素K、D、C和B_6对泌尿系草酸钙结石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3(02):54-57.

[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3.

[8]程娟,吴华,吴国翠,徐晓娣,赵黎明,李阳,张灵,袁颐捷,凌琳.基于循证医学建立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评价的标准[J].中国药房,,28(02):-.

作者简介:

王卉

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

江苏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临床营养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专委会青委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yfzl/8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