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生物VS华兰生物VS博雅生物血制品行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1-11-12 17:01:17   点击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3.html
中国14亿人口,贡献血浆-吨;相比之下,在北美地区,以USA为例,3亿人口贡献了约5万吨血浆,并且,约近70%的血浆对外出口。亚洲地区和北美地区的血制品行业差异,关键在于国内采浆站数量和采浆力度的差异。年,国内采浆站总规模约有个,USA地区有个;国内每人每次采浆ml,每次间隔15天,一个月不超过2次;USA地区每人每次采浆-ml,每次间隔3天,一周不超过2次,另外还可采用回收血浆采集。因为行业性质特殊、供给紧张,国内血制品行业常年供不应求。因此,血制品行业的增长未来主要看供给端(采浆站、采浆量)的扩张。目前,以产能来看,天坛生物(1吨)、上海莱士(吨)、华兰生物(吨),位居龙头梯队。其中,天坛生物未来三年的产能预计扩张吨。此外,派林生物采浆量预计年也将突破吨。图:采浆量排名来源:塔坚研究今天,我们通过华兰生物VS天坛生物VS博雅生物,来看看血制品行业的供求情况以及变化。从近期业绩数据来看:华兰生物——Q1实现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7.99%;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2.23%。天坛生物——Q1实现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5.06%。博雅生物——Q1实现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5.04%。根据机构对行业增长的预期情况来看:华兰生物——年至年,wind机构预计收入分别为59.81亿元、71.76亿元、84.57亿元,同比增长19.08%、19.97%、17.84%。按历史中报占全年收入比例(36.41%)测算,其今年中报需达到21.78亿元,方能达成预期。天坛生物——年至年,wind机构预计收入分别为39.86亿元、47.06亿元、55.95亿元,同比增长15.69%、18.05%、18.8%。按历史中报占全年收入比例(46.94%)测算,其今年中报需达到18.71亿元,方能达成预期。博雅生物——年至年,wind机构预计收入分别为30.18亿元、34.27亿元、38.66亿元,同比增长20.09%、13.54%、12.83%。按历史中报占全年收入比例(46.34%)测算,其今年中报需达到13.99亿元,方能达成预期。看到这里,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血制品行业当前的供需情况究竟如何?2)三家代表公司的数据变化背后,是因为什么原因?关键经营数据背后,谁家的竞争优势更大?01图:产业链结构来源:塔坚研究血制品行业,这三家公司的收入结构分别如下:华兰生物——近三年疫苗业务提升较快,已经快接近血制品占比。血制品中,主要以人血白蛋白为主、其次是静注丙球。疫苗上市的则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疫苗未披露具体占比)年,其人血白蛋白占比19.05%,静注丙球占比16.41%,合计血制品占比51.58%。疫苗业务占比48.19%。图:收入结构(单位:亿元)来源:塔坚研究天坛生物——近三年收入全部是血制品,年其占比达99.67%。其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14个品种。(具体占比未披露)图:收入结构(单位:亿元)来源:塔坚研究博雅生物——血制品为主,其次是复大医药经销业务。年,血制品占比35.55%,其中以人血白蛋白(11.78%)、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1.2%)为主。复大医药经销业务占比25.46%,其中经销业务中的血制品占比有22.95%。图:收入结构(单位:亿元)来源:塔坚研究02首先,我们大致对三家的历史季度收入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有个判断:从收入增速来看——华兰、天坛的收入增速更稳健,华兰年后增速略高于天坛,是因为四价流感疫苗业务的贡献,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增长%。图:季度收入增速(单位:%)来源:塔坚研究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华兰的利润增速更稳健,Q2-Q1天坛生物增速持续为负,主要是投资收益波动所致,上年这一阶段转让子公司北生研和长春祈健获得7.82亿元投资收益,而当期则大幅锐减。图: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单位:%)来源:塔坚研究03了解了他们的历史趋势之后,我们将他们各自细拆来看,看近期财报数据:图:Q1业绩情况(单位:亿元、%)来源:塔坚研究1)华兰生物——Q1实现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7.99%;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2.23%。因上一年度卫生事件需求高,Q1受批签发数量回落影响,收入下滑。(也有市场观点认为,卫生事件后戴口罩场景增加,影响流感疫苗需求)收入方面,Q3-Q4大幅提升,是四价流感疫苗处于放量期,卫生事件使得人们对四价流感疫苗的需求提升。利润方面,Q4大幅提升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图:单季度收入利润(单位:亿元)来源:塔坚研究2)天坛生物——Q1实现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5.06%。图:单季度收入利润(单位:亿元)来源:塔坚研究3)博雅生物——Q1实现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5.04%。收入方面,年纤原销量下降,是由于上半年卫生事件影响采浆量下滑,导致全年投浆量下降。同时糖尿病业务受集采影响下滑,增长乏力,同时也显著影响了利润下降。图:单季度收入利润(单位:亿元)来源:塔坚研究04接着,再从两家的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来看。先以毛利率的角度看:图:季度毛利率(单位:%)三者的毛利率水平依次是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华兰生物毛利率偏高,主要是收入除血制品(毛利率60%)外,还有一部分高毛利的疫苗业务(毛利80%)。从成本构成看,血制品业务的成本主要是采浆成本(献浆员营养费),成本占比67%。图:成本结构,以华兰生物为例来源:公司年报再从净利率角度看: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图:净利率情况来源:塔坚研究华兰生物的净利率处于较高水平(35%-40%),除了较高的毛利率影响外,三费的控制也较好。此外,天坛生物的各项费用率低且平稳。而华兰的研发费用率偏高,Q1研发费用率达8.76%,主要是疫苗、单抗等研发需要投入较大。博雅生物的销售费用率(29%-35%)显著高于同行,说明市场服务投入高。图:费用率情况来源:塔坚研究05血制品中,我国目前主要以白蛋白、静丙、凝血因子Ⅷ三大块为主,三者占比分别为59%、21%、7%,人纤维蛋白原占比约3.19%。整体来看,国内血制品行业仍然供不应求。年受卫生事件影响,采浆量进一步下滑,从吨下降至吨。并且,由于血制品从采集到检疫再到生产、销售,整个周期大约是7-8个月(国内),1-1.5年(国外进口)。所以,年上半年的采浆量下降,对批签发量的负面影响,推迟到年下半年-年上半年显现。那么,未来五年,血制品的批签发量如何变化,以及供需关系能够达到平衡?我们来分品类测算一下:1)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在普外科、急诊重症监护室、肿瘤科等使用较多。从供给端看,国内人血白蛋白以进口为主,年进口比例为63%。年,国内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万瓶(10g/瓶),同比增长13.8%。Q1,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万瓶,同比下降28%。其中,进口批签发量同比下降40%,国产批签发量同比下降3%。图:白蛋白批签发量来源:国联证券目前白蛋白基本无存货,在不加快浆量周转的情况下,白蛋白供给增速基本与采浆增速持平。目前,国内卫生事件控制较好,采浆量有望恢复正常,而海外卫生事件反复,预计年海外采浆量也会受到冲击。因此,注意,年的人血白蛋白供给吃紧,且有望量价齐升。考虑十四五时期,国内可能会逐渐放宽新设浆站数量(目前云南发布意见稿,拟在全省设置单采血浆站24家,其他省市是否会跟进,后续还需要跟踪)。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五年供给增速为:年,批签发增速降至-7%(取年增速与Q1增速均值),年恢复至年水平13.8%,之后保持近五年的历史复合增速15.8%。从需求端看,对比中美人血白蛋白千人用量,年美国为克/千人,中国为克/千人。目前我国已增长至克/千人,到达约美国水平的60%,不过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仍有加大提升空间。所以,需求端上,假设从当前每人克/人,按老龄化增速4.5%递增,年每人.59克/人,测算出需求为万瓶到万瓶。2)静丙——静丙主要通过抗体补充和免疫调节,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临床应用广泛。适应症主要集中在: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图:静丙批签发量来源:国联证券从供给端看,静丙批签发量在、年下滑主要是去库存影响,之后增长修复,批签发量在年达到.4万瓶(2.5g/瓶),同比增长7.1%。Q1,静丙批签发量同比下降37%。图:静丙批签发季度滚动数据来源:西南证券静丙供给端方面,考虑Q1卫生事件影响,导致静丙需求大幅增长,后卫生事件时期,静丙的批签发量逐渐下降。加之,静丙的需求提升,需要适应症打开、学术推广加深认知等条件的支持。所以,我们预计:年批医院销售数量增速为-2.3%,年至年增速为14%(参考剔除两票制影响后的年增速)。从需求端看,年我国静丙千人用量为20克/千人,日本静丙用量为42克/千人,美国静丙用量为克/千人。美国的静丙用量较高,主要是其静丙产品的获批适应症较多。FDA批准静丙6种适应症,分别为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川崎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疾病;而我国静丙的获批适应症较窄,不包括神经类疾病和肿瘤。考虑我国血制品(以白蛋白为主)消费结构与美国(以静丙为主)的差异,以及新冠后静丙加速渗透及适应症拓展,短期内有望达到日本千人用量水平,但较美国差距有较大。所以,静丙需求端假设:我国静丙消费27.5克/千人达到日本的42克/千人,测算出需求量从万瓶增加至万瓶。)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Ⅷ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以及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导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根据技术路径不同,可分为:人凝血因子(血浆提取)和重组凝血因子(基因重组技术)。从供给端看,年至年,人凝血因子Ⅷ批签发量复合增速为19.7%,年批签发量为.3万瓶(IU/瓶),同比增长14.2%。Q1,其批签发量同比下降15%。图:凝血因子Ⅷ批签发量来源:国联证券由于技术限制,我国血制品企业还是以人凝血八因子技术为主,重组凝血八因子依赖进口。目前,国内研发重组凝血八因子中,进度较快的是:神州细胞(已报上市)、正大天晴(提交上市申请)、天坛生物(三期临床)。考虑到人凝血因子的供给依赖血浆采集,所以,人凝血八因子的供给增长相对稳定,而未来大概率还是会维持重组凝血八因子占比较高的可能。图:重组与人源凝血因子占比情况来源:国盛证券所以,我们假设:年,人源凝血因子Ⅷ批签发增速为-0.4%(年增速与Q1增速均值)。之后随着采浆量恢复,假设保持历史增速19%的增长。(重组凝血因子Ⅷ因缺少相关数据,我们保守按历史62%比例测算)从需求端看,凝血因子Ⅷ是血友病的刚需用药,且需要长期服用。年我国甲型血友病患者占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85%,合计约12万人。参照使用说明,按照60kg体重,30IU/kg使用量,2次/周计算,甲型血友病患者凝血因子Ⅷ年人均用量为18.7万IU。据数据统计,年我国甲型血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只有8.4%,至年上述数字增加至11.2%,远低于东欧(49.0%)、美国(53.7%)、西欧(60.8%)、日本(72.9%)和巴西(77.6%)的治疗渗透率比例。目前,人凝血因子Ⅷ的治疗费用在9万左右,重组凝血因子22万左右。假设未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我们中性假设:未来五年的甲型血友病治疗渗透率从11.2%提升至20%,则预计有万瓶的需求。4)人纤维蛋白原——纤原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剖宫产手术等。从供给端看,年,人纤维蛋白原批签发量为.7万瓶(折算0.5g/瓶),同比增长59.2%,-年间人纤维蛋白原批签发量复合增长率22.4%。Q1其批签发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2%。(年人纤维蛋白原批签发增长,是因为历史批签发持续下滑)我们假设,未来五年,供应端上,人纤维蛋白原批签发量按历史复合增速22.4%递增。从需求看,以剖宫产手术应用为例,我国与德国的剖宫产率相近(30%左右),但我国每千人纤原用量(0.36克)仅为德国(2.66克)的七分之一。需求端上,我们假设人纤维蛋白原用量能达到德国用量的一半,为1.33克,测算需求可达到.4万瓶。图:供需平衡表来源:塔坚研究综上,根据供需平衡表来看,一方面,未来三年的血制品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未来五年,静丙、凝血因子Ⅷ的缺口仍然较大,特别是凝血因子Ⅷ,大部分血友病的治疗需求需要依靠重组凝血因子满足。(据券商预测,重组凝血因子Ⅷ的未来市场空间预计约有亿元)--END--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的依据,据此买卖,盈亏自负。上述剖析只是我们产业链深度研究的一角。关于氮化镓三代半导体的产业链?国产CPU的龙头是哪家?车载功率半导体到底孰优孰劣?半导体封测又是怎样的竞争格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ysty/11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