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这句调侃的话,你或许一笑而过。
进入5月以来,各地均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进程,“苗苗苗”已经按下快进键。
随着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各种疑问也不时出现。
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晚报名小医整理了一些权威解读,供读者参考。
打第一针疫苗后出现
异常反应,第二针还要打吗?
如果是偶合反应,那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预防接种后巧合发病,与疫苗接种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影响第二剂的接种。
如果接种第一剂后出现过敏反应,接种者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反映这种情况,经过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确定是新冠疫苗造成的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就是接种禁忌症了,无需再接种第二针了。
接种第二剂有规定时间,“超时”就前功尽弃?
和其他疫苗一样,新冠病毒疫苗后续剂次没能按时接种,迟种并不会影响保护效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指出,“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
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相应剂次即可。”第1剂不会白打,不存在前功尽弃的情况。
对于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后,短时间内人体可能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滴度是不够的,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
只有通过再次接种,再次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有了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存在,产生的免疫应答会比首次强烈很多,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来说一般认为是21天,所以需要间隔不少于21天接种第二剂,提前接种应视为无效接种。
新冠疫苗可以混打吗?混打安全吗?
因现在群众接种新冠疫苗情绪高涨,不少地方出现了断苗的情况,有的人又担心错过接种最佳时间,就提出可不可以混打?或有的地方出现了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疫苗的情况,那么这种做法正确吗?
5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如果没有同一企业的同一种技术路线生产的疫苗,可以用不同企业但是同一种技术路线的疫苗来替代。
换句话说,灭活疫苗只能替代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只能替代蛋白亚单位疫苗(腺病毒疫苗只接种一剂次,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之前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试验,使用另外一个厂家的同一个技术路线的疫苗,效果是完全一样的,既不会影响保护效果,也不会影响疫苗的安全性。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现有疫苗还有效吗?
会上,邵一鸣表示,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过程当中,它的变异还会加大,一旦出现现有疫苗应付不了的变异株,我们国家的灭活疫苗是有很快捷的方法来应对的。
只要在投料端加入新变异株的病毒,整个生产工艺不用做丝毫改变,产品端出来的就是针对变异病毒的新的疫苗。
所有的相关部门都在密切跟踪,一旦出现了现有疫苗不能应对的变异毒株,我们就会有新的疫苗投入使用。
本地没有出现疫情就不用打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一方面我国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在人群中的流行。
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都是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进行。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医院。
如果涉及一些重点对象比较集中的部门或企业,当地也会根据情况设立一些临时接种单位。
目前,湖南省共设置了近个常规接种点和80多个大型集中接种点,长沙市已开放了多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单位)。
公众可根据各地的接种安排,电话预约或现场报名,也可以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