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只受益血制品行业回暖,同时作为流感疫苗龙头,疫苗子公司分拆上市并且获得高瓴入股的实力龙头:华兰生物()
一、我们先来看看华兰生物主要做的是什么生意?
1、“血制品+流感疫苗”的优质龙头
华兰生物是国内血制品与流感疫苗的优质龙头,此外还布局单抗业务。
(1)血制品:营收占比超过70%,核心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静丙);
(2)疫苗:由子公司华兰疫苗承担,核心产品包括四价流感疫苗等,作为国内最大流感疫苗生产商,疫苗子公司即将分拆上市,并获得高瓴资本入股,有利于业务进一步聚焦和成长,提升华兰生物整体估值。
二、血制品
1、血制品是一门什么生意?
血液制品是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制成的治疗产品。血浆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离提纯血浆可以得到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三大类血液制品。
血制品兼具资源属性和政策壁垒:
(1)政策壁垒:主要在于从年开始,国家不再新批血制品企业;
(2)资源属性:在于受上游的血浆资源的供给限制,国内人均血液制品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中长期看血制品供给偏紧,价格相对稳定,不受带量采购影响,因此血制品行业监管严格、壁垒极高。
2、市场有多大?年国内市场约亿,近两年增速接近10%,但相比国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据测算,年我国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年之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为13%,而至年,行业增速为7%。
细分领域看,我国血制品中最大的两个品类是人血白蛋白和静丙。从年的批签发数据中可以看出:人血白蛋白数量占比为64.27%,第二的静丙占比为16.87%。
但是从人均各产品的用量来比较,我国白蛋白的人均用量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类我国人均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免疫球蛋白的用量仅为发达国家的23%,凝血因子为19%,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竞争格局:国内前四大血制品龙头份额超60%,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1)大品种之人血白蛋白:进口占主导,华兰生物市占率超10%
人血白蛋白是唯一可以进口的血源性血液制品,且进口产品占据主导,年上半年进口比例上升至66.06%,海外供给缺口在持续扩大,国产企业或迎机遇。
年获人血白蛋白批签发的国内企业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市占率约20%,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市占率超过10%。年1-4月,华兰生物市占率为12.25%。目前血制品的批签发量向这四家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国内CR4超60%。
(2)大品种之静丙:华兰生物约占10%份额
目前静丙市场集中度也比较高,CR4超过60%。年,获得静丙批签发的国内企业中,天坛生物以26%市占率位居第一;华兰生物占据11%的份额;年上半年,上海莱士市占率提高到16%,华兰生物稳在10%。
4、血制品龙头PK,华兰生物竞争力如何?
血液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血浆站资源数量,产品丰富度,渠道推广能力。在此,我们着重比较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这四家位于国内第一梯队的龙头。
(1)作为原材料稀缺型行业,浆源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目前浆站新设困难,上升空间有限,行业格局基本确立。因此,四大龙头由于布局较早有先发优势。目前浆站资源多集中在龙头企业,7家上市公司浆站数量占比约75%,天坛生物居首位。
(2)产品多样化、浆源综合利用率决定企业盈利能力
目前国内只有四大龙头的品类数目超过10种,但相比海外巨头CSL的20多种产品线仍有提升空间。
虽然天坛生物采浆量最大,但是综合来看,华兰生物、泰邦生物总采浆量和单站采浆效率较高。
(3)终端推广、渠道把控提升企业及产品发展潜力
两票制倒逼企业自建销售团队进行学术推广,博雅生物和华兰生物积极布局终端销售,人员扩增分别达到81%和52%,销售占比也大幅提升。
因此综合上述三点,四大龙头竞争力都比较强,尤其是华兰生物和泰邦生物。
5、未来:华兰受益疫情供需偏紧,销售费用下降、出厂价有望上升增厚业绩
年底爆发新冠疫情新增静丙需求则加快了血制品行业去库存,采浆受疫情延迟复工影响,年开始血制品行业将进入低库存水平;血制品企业销售费用有望下降,出厂价有望上升,进一步增厚血制品企业业绩。
三、疫苗
1、华兰生物做的是什么疫苗生意?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方法,尤其是疫情过后,公众对疫苗的重视程度会提升。
华兰生物当前在疫苗板块主要注重流感疫苗,这块由子公司华兰疫苗承担。在年四价流感疫苗首家上市后,华兰生物的流感疫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从华兰生物近年的疫苗批签发数据来看,年流感疫苗(三价+四价)批签发量(万瓶/支)占比达到99%。
其中,四价流感疫苗相比三价流感疫苗多覆盖了Yamagata系流感毒株,优势明显。
2、市场空间多大?国内接种率有望提升至15%-20%,四价疫苗市场预计60亿以上
目前国内疫苗渗透率不足3%,而欧美发达国家高达60%以上,其中四价流感疫苗占据主流,比如美国近两年接种的流感疫苗中81%为四价。
如果保守假设我国儿童型和成人型流感疫苗的未来接种率分别达到20%和15%,仅考虑则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6个月-4岁儿童及60岁以上老人),总需求量将达到万人份。
以三价疫苗计算,国内整体市场空间合计26亿元,若未来三价被全部替代为四价疫苗,则整体市场空间将提升至64亿元。
3、竞争格局:华兰生物占据流感疫苗半壁江山
由于四价流感疫苗壁垒较高,目前有批签发数据的仅华兰生物和金迪克两家,其中华兰生物占比超过50%,其中30.05%是四价疫苗,而金迪克不到5%。从研发进度来看,有望在20-21年获批上市的其他企业预计3家左右(北京科兴、武汉所、上海所)。
因此,华兰生物先发优势明显,竞争格局较好,预计四价流感疫苗将为华兰生物持续贡献2-3年的利润。
4、子公司华兰疫苗拆分上市:母公司业务更聚焦,子公司成长空间打开,整体估值提升!
年3月华兰生物公告,子公司华兰疫苗的股东香港科康引入战投,拟以疫苗公司亿元的整体估值作为定价依据,向高瓴骅盈转让9%股权,向晨壹启明转让6%股权。
4月20日,华兰生物公布拟分拆子公司华兰疫苗至创业板上市的预案,华兰疫苗年收入10.5亿元,净利润3.75亿元,对应年业绩估值PE为37倍左右。
子公司分拆上市后,华兰生物的持股比例、业绩和估值会有什么变化?
目前华兰生物直接持有华兰疫苗75%股权,为华兰疫苗的控股股东。根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条件,公开发行的股份需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若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华兰生物对疫苗子公司持股占比将由目前75.0%最多稀释至56.3%,华兰生物仍绝对控股。
短期看,疫苗子公司上市稀释华兰生物股权,一方面疫苗子公司对华兰生物的业绩贡献在降低;另一方面疫苗子公司分拆上市,业务和财务情况更为透明清晰,有利于优质资产价值充分体现。
中长期看,通过本次分拆,华兰生物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更好地专注于血液制品业务;将华兰疫苗打造成为公司下属从事疫苗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并通过创业板融资增强资金实力,实现疫苗业务板块的做大做强,成长空间打开。
因此疫苗子公司分拆上市,短中长期都有利于华兰生物估值提升。
四、业绩估值
暂不考虑疫苗子公司分拆上市影响,根据券商一致性预测,预计华兰生物年业绩增长30.54%,对应年净利润16.75亿,结合当前亿总市值,对应华兰生物年PE为54.4倍,历史估值中枢在35-40倍,因此当前71.7倍的估值偏高。
国际惯例:
我分享的这些内容,最大的宗旨只为弘扬价投精神,分享价投的指导思想、价值投资技术,以及以价投理解市场的路径,这里绝对不是推荐股票。
时代在变,市场也在变,在创业涨跌幅放宽到20%后,打板风险只会更高,而注册制下垃圾股也失去了壳价值,因此价投,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
这里,我特意总结了属于我的《价投七剑》上下卷,一共14节课,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这种原理而做出的分享。
欢迎大家一起相互切磋参详,但切勿以此为投资依据,否则后果自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