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
“深圳是一个鼓励创新的城市,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刻地感受到深圳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医院特聘研究员鞠斌是一位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他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聚焦重大病毒感染疾病的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主要负责抗病毒中和抗体的相关研究工作。
他说:“非常幸运能够与深圳结缘,我希望自己的科研之路在深圳走的更踏实、更扎实。”
医院特聘研究员鞠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致力于查找对抗病毒的“密码”
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人体产生的对抗外界病原体的“抗体”,能够阻止病毒感染和帮助人体清除病毒。自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开始,鞠斌就一直从事这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从重大传染病的“精英控制者”和康复者中寻找对抗病毒的抗体,这就是鞠斌和课题组的同事们的重要工作。
年底,从南开大学博士后“出站”后,鞠斌来到医院开展科研工作。鞠斌告诉记者,到医院报到时,自己是第一次来到深圳。第一次触摸深圳,鞠斌就深深喜欢上了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和充满创新精神的深圳。
在医院和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他着手组建了抗体研发小组,以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为研究模型,建立起全人源治疗性抗体的研究平台。在深圳的研发工作虽然一切从零开始,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鞠斌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就迅速完成了从抗体分离到功能鉴定的整套流程体系,并逐步开展相关的研究。
几年来,鞠斌先后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深圳市优秀青年基金等课题。获得深圳市青年科技奖、深圳青年五四奖章、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奖和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截至目前,鞠斌先后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7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并列)身份发表了18篇SCI论文,包括Nature、Immunity和CellResearch等。作为共同发明人,申请11项专利。
携手抗体小组,成功分离到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克隆广谱中和抗体
鞠斌告诉记者,“在非典疫情期间,我只是一名正在威海市备战中考的中学生;在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期间,我正在北京读书求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和同事们坚守在深圳抗击疫情的前线”。鞠斌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必将成为我最难忘的一段职业经历”。
医院特聘研究员鞠斌(左一)与他的t同事在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作为一种突发传染病,新冠肺炎在早期并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给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鞠斌根据自身从事的研究工作特点和专业特长,他带领抗体小组全力投入到抗新冠病毒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的科研攻关中。
年初,医院收治了两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人,随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研究所在第一时间建起了完善的生物样本库。年春节的大年初一,鞠斌与两位同事穿戴好防护,他们组成三人小组,共同进入负压实验室,开始了第一次血液样本分离检测工作。同时,根据自身从事的研究工作特点和专业特长,在医院领导班子的支持下,鞠斌带领抗体小组全力投入到抗新冠病毒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的科研攻关中,在快速获得大量候选抗体的同时,深入解析了治疗性抗体有效对抗病毒的中和机制,最早获得了株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详细解析了抗体应答模式、成熟及演化规律,这对于理解新冠特异性抗体反应、快速研发抗体药物至关重要,系列研究成果在Nature、CellResearch和NatureCommunications等杂志正式发表,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也展现了中国学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中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力量。
新冠病毒Delta突变株在年中期蔓延扩散到中国,多个地区相继不同程度地暴发本土疫情,给我国疾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鞠斌迅速作出响应,系统评估了灭活疫苗接种者血浆样本对Delta突变株的中和能力,提示基于原始病毒或序列的初代疫苗能够在对抗突变株中发挥作用。在科研攻关中,他携手抗体小组,从灭活疫苗接种者中分离到了多个能够中和突变株的单克隆中和抗体,为“利用接种灭活疫苗来抗击新冠疫情这一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最直接的关键证据。
年初开始,传播能力极强的Omicron突变株暴发,伴随着前所未见的抗体逃逸能力,鞠斌带领抗体小组再次攻关,成功分离到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广谱单克隆中和抗体。系列研究成果在CellResearch、ClinicalandTranslationalMedicine和CellDiscovery等杂志正式发表。
科研攻关,凝聚的是团队的智慧力量
医院是医院,是深圳市应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主战场。近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治疗性抗体药物——长效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标志着该联合疗法正式开启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是医院与清华大学和腾盛博药合作从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中获得的非竞争性单克隆中和抗体。鞠斌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就是研发这两株治疗性抗体的成员之一。鞠斌说,科研攻关需要一直奔跑的精神,需要创新精神,更需要凝聚团队的智慧力量。目前,鞠斌带领一支以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和研究生组成的抗体研发队伍,为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鞠斌告诉记者,深圳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数量庞大,深圳的口岸多,做好深圳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他说:“我愿意用自己的科研知识学以致用,积极做好科研攻关,为建设健康深圳、守护深圳市民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尽自己最大努力守护好防控传染病的‘防火墙’。”
审读:谭录岗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