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有多种类型,其中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孤立性浆细胞瘤较为少见,部分孤立性浆细胞瘤病例以后会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其肿瘤细胞起源于单克隆浆细胞。
二是否医保
是
三就诊科室
血液科、肿瘤内科、骨科、肾内科、心脏科、风湿免疫科等
四别名
浆细胞骨髓瘤
五流行病学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我国中位年龄59岁,男性与女性之比约1.54∶1。
六病因
病因不明。与遗传、化学、物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七临床症状
多种多样,可以无症状,多数以腰背痛、肾衰竭、贫血、反复感染等表现。全身持续性骨痛、胸腰背痛,呈周期性加重等骨病症状多见。
八危害
病理性骨折、肾衰竭、贫血、截瘫、顽固性感染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九并发症
肾衰竭、病理性骨折、贫血、肺部感染等。
十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测定、M蛋白、MRI、CT、X线、骨髓检查、染色体检查等。
十一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骨髓活检、骨髓穿刺等病理活检及其他相关检查可诊断。
十二饮食建议
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十三治疗原则
一般采用化疗,同时行放疗和免疫治疗。多学科治疗,出现骨科并发症者性骨外科治疗。
十四治愈性
目前不能治愈,随着治疗进步,部分病人生存期已经达到5年以上。
十五重要提醒
易误诊漏诊。
十六典型症状
患者常有全身持续性骨痛、胸腰背痛,这种疼痛呈周期性加重。此外,常有疲乏、全身无力、贫血、发热、消瘦、贫血、肝大、脾大等症状。
十七其他症状
肾衰竭、贫血、高粘滞血症的临床表现。
十八诊断依据
1. 骨髓中浆细胞比例>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2. 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3.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1g/24小时。
十九治疗方针
一般采用联合化疗,同时行放疗、免疫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多学科合作。
二十药物治疗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等。如出现细菌感染,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抗菌治疗。水化。高尿酸血症大量补液,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别嘌醇。
二十一放化疗
化疗靶向药物:主要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和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传统化疗药物包括马法兰、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等。放疗用于孤立性骨髓瘤等。
二十二手术治疗
如有局部肿块脊髓压迫压迫症状明显、病理骨折、巨大包块等,可考虑手术切除肿块缓解症状。
二十三其他治疗
所有有条件的患者均推荐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年轻高危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二十四预后情况
进展性骨髓瘤的自然病程为6个月左右。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延长到2.5~3年。应用新药和干细胞移植,生存期可延长至5年以上,甚至有10年以上者。
二十五日常护理
适当活动,注意安全,防止受伤。要注意每日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勤洗手,尤其在餐前、便后和自我护理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漱口,勤洗澡,保持口腔、皮肤、肛周、眼鼻等部位清洁卫生。限制亲友探视,探视者应戴口罩,交谈时间要短。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与有感染或感冒的人接触。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二十六饮食调理
食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粗粮、新鲜水果、蔬菜。要保持充分的液体摄入量,一般每天~ml。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柔软易消化的均衡饮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