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图片
侵袭性真菌病即是以往所说的深部真菌病,是指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粘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引起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菌有余种,常见病原菌有念珠菌(占70%-90%)和曲霉菌(占10%-20%)。常引起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有严重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移植、糖尿病、肾衰、血透、慢阻肺、实体器官移植、长期激素治疗以及入住ICU等。
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高且诊断困难,特异性诊断指标有限,继发性真菌感染常被基础疾病和治疗药物所掩盖。和检验科相关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培养法和非培养法。血培养作用有限,阳性率较低(念珠菌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只有38%)。相对而言,非培养技术就突显出其优越性。真菌的检测的非培养技术常见的有G实验和GM试验。此实验敏感性高,阳性检出率高,能早期快速诊断,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G试验是检测1,3-β-D-葡聚糖的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动态显色法。1,3-β-D-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一种成分,广泛存在与各种真菌,只有当真菌进入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壁被破坏,1,3-β-D-葡聚才能释放入血,定植情况该实验为阴性,所以G试验可区分定植和感染。G试验可检测除隐球菌和接合菌外的多种真菌感染,对于念珠菌血症而言,G试验检测是首选检查方法。G试验检测一般先于临床症状平均4天,平均早于发热5天,是早期检测的重要手段。G试验检测值70pg/ml定义为阴性,此时不建议抗真菌治疗,当检测值在70-95pg/ml时定义为灰区,此为观察期,应连续监测,当检测值95pg/ml定义为阳性,建议结合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GM试验是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的试验,采用的方法是酶免法。半乳甘露聚糖(GM)是曲霉细胞壁的一种成分,GM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曲霉菌感染的患者血液内存在GM。曲霉菌不入血,主要是侵袭血管壁,沿血管壁进行侵袭,进入血液。GM试验是曲霉菌病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GM常于临床症状前5-8天和影像学出现异常之前7.2天出现。GM释放量与菌量呈正比,可以反映感染的程度,若两次检测阳性即可以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GM试验也可作为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GM实验检测值0.65ug/l定义为阴性,此时不建议抗真菌治疗。当检测值在0.65-0.85ug/l时定义为灰区,此为观察期,应连续监测,当检测值0.85ug/l时定义为阳性,建议结合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G试验和GM试验常常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有效的确定菌属,提高灵敏度。G试验的检测标本是血清,GM试验的检测标本是血清也可以是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时应避免溶血,黄疸和脂血标本都会影响检测结果。标本最好在6h内检测,如不能及时检测,应保存于2-8度,不超过24h,如长期保存应保存于-20度,避免反复冻融。
检验科现定于每周二和周五做G试验和GM试验,当天下午出报告。二实验联合检测时只需采一管血(3ml)即可,采血管为专用试管,在三号楼2楼检验科微生物室领取。
曲霉菌图片
现将能引起该实验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干扰因素罗列如下,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引起G试验假阳性的影响因素
1.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2.应用含有葡聚糖的纤维膜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者
3.静脉使用蛋白质品(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4.抗肿瘤药物(香菇多糖、裂殖菌多糖)
5.蘑菇类食物
二、引起G试验假阴性的影响因素
1.近平滑念珠菌、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2.免疫复合物形成
3.使用某些抗真菌药物,如卡泊芬净
4.标本防止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6小时)
三、引起GM试验假阳性的影响因素
1.与其他细菌或真菌有交叉反应(如新生隐球菌、青霉类)
2.肠道中定植的曲霉释放的GM入血
3.谷物中存在GM,通过受损的肠粘膜进入血液
4.接受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营养液治疗者
5.血液透析
6.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干扰,特别是RF)
7.使用了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8.多发性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对试验的干扰)
四、引起GM试验假阴性的影响因素
1.抗体多,出现前带现象
2.释放入血的半乳甘露聚糖不持续,而很快消除
3.抗真菌药物使用
4.菌丝少,侵血管性弱
5.非粒细胞缺乏患者
6.局部感染,包括慢性肉芽肿
(检验科王孟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