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前一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仓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3/12/16 11:55:06   点击数:
 健康时报记者董颖钰“可以开心地过年了!”2月10日,除夕夜前一天,经过医院血液肿瘤科近一个月的周密准备和精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饶女士血小板及粒细胞均已顺利植入,顺利出仓!出仓后的饶女士与医护健康时报记者从该院获悉,去年3月,50岁的饶女士突然感觉肩颈疼痛、双手麻木,并且出现了双下肢的水肿。经过骨髓、免疫球蛋白等相关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医院进行了多次化疗,后续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由于患者年纪较大,且经过多次化疗,骨髓功能严重受抑,医院经历过两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干细胞均未采集成功。经多方咨询,饶女士来到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刘耀教授仔细了解了饶女士前期化疗方案及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为饶女士制定了科学的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方案,并与饶女士反复沟通,打消其顾虑,饶女士决定再次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期的干细胞动员与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是指患者经过大剂量化疗、放疗或者相应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将自己预先采集并保存的造血干细胞,重新经静脉回输给患者本人,以重建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的移植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必不可少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大大提高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缓解率。经过6天的改良方案动员,饶女士外周血中的干细胞达到采集标准。1月11日,在无菌环境下,经过六个小时的采集,最终采集到ml所需种子细胞——造血干细胞。I期病房副主任医师龚奕随后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分装,并冻存在-80度冰箱中。医护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分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采用特定的预处理方案化疗以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抑制受者免疫功能及清空骨髓空间,以利于移植的干细胞顺利生长。1月25日、26日,龚奕分两次将冻存在-80度冰箱的造血干细胞取出,并快速复温到37摄氏度。确认符合回输条件后,血液肿瘤科护士长刘婷婷将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回输到饶女士体内。整个回输过程非常顺利,随后饶女士在层流病房中静候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熟和造血重建。经过两周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2月9日,饶女士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大于0.5*/L且血小板连续两次未输注情况下检测大于20*/L,宣告造血顺利重建,移植成功。据了解,医院血液肿瘤科移植病房有7张床位,均配有环境净化设备和层流床,从结构上实现床单元空气洁净度百级,病房内空气洁净度千级,走廊内空气洁净度优于万级。刘耀教授介绍,预计今年可完成50例以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yfzl/13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