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养育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17-3-15 21:52:31   点击数:
 

  很多妈妈都有自己的一套照顾宝宝的小妙招,可是你做对了吗?

1刚生下来的婴儿需要喝糖水吗?

  回答是否定的。宝宝一出生,尽量做到早开奶,宝宝天生具有的吸吮能力,能够有效的刺激母奶的分泌,虽然开始时量少,但是母奶中含有足够的水分足以保证宝宝需要了,不会感到口渴。如果加了糖水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减少宝宝吸吮时的力度,降低对乳头的刺激,使得母乳分泌量减少,甚至有的造成奶瓶错觉而拒绝吸母奶,从而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糖水使还会使宝宝 胃内产气增加,引起肚胀。

2刚生下的婴儿需要喝水和果汁吗?

  母乳中含有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是公认的天然营养品和饮料。一般不需要给宝宝额外补充水或其他饮料,甚至是宝宝出现消化不良伴有轻度腹泻时,也是以增加喂奶的次数和数量来补充丢失的水,只有当宝宝严重脱水时,或妈妈的奶水不足时,再考虑输液或口服补液治疗。这种加水,加果汁的做法只会使奶水越来越少,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3奶粉的营养比母乳好吗?

  很多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婴儿配方奶粉越来越多,配方表里添加的营养物质也越来越全面,认为奶粉的营养比母乳更好,其实,母乳才是婴儿最佳食品。

  奶粉喂养有很多缺点:

  容易发生宝宝感染:由于牛奶不含预防感染的白细胞和抗体,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较易得腹泻及呼吸道感染。

  缺铁:牛奶中的铁,不象母乳中的铁那样能被宝宝完全吸收。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盐分过多:牛奶由于含钠过多,有时可致高钠血症(血液中盐分过多)和痉挛,尤其当宝宝患腹泻时。

  不适当的脂肪:牛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母乳中高,而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是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消化不良和便秘:由于牛奶中不含消化脂肪的脂肪酶,同时酪蛋白易形成难以消化的凝块,所以牛奶较难被宝宝吸收。牛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硬,容易产生便秘。

  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母亲患传染性疾病,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或精神病发作期、严重产后抑郁症,以及严重的心肾疾病等,不要轻易选择奶粉喂养。

4妈妈感冒了就要停止母乳吗?

  只要不是乳房局部感染―带状疱疹、严重乳腺炎,不是急性传染病,就可继续母乳喂养。

  感染呼吸道、消化道的病菌不可能通过乳汁直接进入婴儿体内。倒是妈妈体内针对病菌产生的抗体,如免疫球蛋白会通过乳汁喂给婴儿。

  只要不是乳房局部感染或者不是传染性疾病,患病期间妈妈就可继续母乳喂养。

  由于呼吸道出现不适,喂奶时建议戴着口罩。多喝水、多休息对妈妈康复非常有利。

5走路越早的孩子越聪明吗?

  宝宝会走路的时间早,将来就聪明,这种说法没有科学道理。正常的宝宝1岁开始会走路,有的可能早些(约3%的宝宝早到9个月),有的可能晚些(可以晚到2岁),排除神经系统或骨骼肌肉方面的疾病,以上情况都是正常的。走得早的宝宝家族中其他人往往也会走得早。走得晚的宝宝多数情况也不一定是不会走,可能是胆子小或曾经摔过害怕了,再一个原因就是父母过分呵护,宝宝依赖于大人的牵扶才能行走。

  家长过早的训练宝宝走路也是当今家长存在的一个误区。实际上,当宝宝的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过早的开始接受走路训练,这是有损于宝宝的骨骼健康的。

  家长应该做的是在宝宝不会走路的时候给宝宝创造一个充分爬行的小天地,让宝宝在爬行中运动发展。这个阶段是宝宝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小看爬行的益处。

爬行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

  爬行首先能使宝宝全身各部位都参与活动,锻炼肌力,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

  爬行时宝宝要保持眼、手和脚协调运动,因此爬行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爬行能促进宝宝小脑平衡功能的发展。当宝宝爬行时,他需要昂首挺胸,上下肢支撑身体,动作要协调才能保持平衡。

  爬行时宝宝向外界主动的探索,爬行能促进宝宝克服距离的障碍,去接近他感兴趣的任何事物。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爬行能增加宝宝认识事物的机会,有助于发展他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爬行后和母亲有了距离间隔,为了和母亲交流,就要利用表情、声音和姿态等方式寻求情感信息,因此爬行能提高宝宝社会交往能力。

  因此,无论宝宝何时开始走路,家长都应遵循宝宝自己的发育规律,不要和其他会走路的宝宝进行攀比,当宝宝身体发育成熟了,自然有一天就会走路了,这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也是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6小儿的任性都是孩子的错吗?

  “我的孩子脾气很大”、“我的孩子很任性”,这些恐怕是家长忧虑最多的问题。其实,小儿的任性与家长很有关系。

  2岁前的小儿虽然自我表达能力较差,但已经知道自已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一旦达不到自己目的就会用跺脚、哭闹等方式表示抗议。对这种情况,如果是小儿的一些正当要求,如要求自己吃饭等,家长可设法帮助孩子练习;如果是不正当的要求,家长就不能迁就,应该表示拒绝。对两岁以下的小儿可以立即转移其注意力安定其情绪,或者采取冷处理态度。千万不要小儿一哭闹,家长就立即满足他,以防小儿认为,只要我一闹就能达到目的。家长经常无原则的依从迁就,就会无意中培养任性的坏习惯。两岁以上的小儿,已经听得懂家长讲道理了,对小儿无理的要求家长要明确地回绝。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也要一致,否则会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态度对小儿的是非观念、良好性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家长要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及正确的态度使小儿明事理、能控制自己,这样才能使孩子今后适应社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打好基础。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
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yfzl/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