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一院多学科协作亚专科发展提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1-11-4 16:45:56   点击数: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1月25日晚,医院城东院区急诊科如往常一样人来人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皮肤黄染且极度苍白的年轻女孩格外地引人注目。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得知,该患者出现反复头晕、乏力已有10余天,医院经过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来我院就诊。

在急查血后,检验科很快就回报了血红蛋白低至28g/L的危急值,同时彩超提示脾脏肿大,值班医生的脑海中立即闪现了“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血液科许文前主任医师接医院,经过询问病史、查体、查阅辅助检查后,给出了“极重度贫血原因待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的初步诊疗,并制定了暂缓输血、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冲击的治疗方案,同时紧急联系输血科寻找交叉配血合格的血源。重症医学科黄鸣恋住院总会诊后考虑患者病情危重,立即将她收治入院并进行了严密的医学观察。

入院时全身皮肤黏膜苍白黄染

入院后第二天,患者出现了高热、血尿以及意识障碍,动脉血气提示严重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乳酸性酸中毒以及高钾血症。值班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纠酸、降钾、抗感染等处理,林天来主任在得知情况后立即汇报医务部,在医务部的组织协调下进行了由血液科、风湿科、肾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以及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参与的全院大会诊。

各科室会诊专家结合入院后完善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溶血三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生化等检验结果,给出了“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危象)”的诊断。接下来的治疗该如何进行成为一个难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告诉我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存在自身抗体,不仅增加了交叉配血难度,也会增大同种抗体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危险,因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输血。但此时的患者出现了溶血危象,血红蛋白<30g/L,同时存在意识障碍、严重酸中毒等危及生命情况,权衡利弊后,最后决定紧急输血以配合抢救,同时考虑其病情危重,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可行血浆置换清除抗体以挽救患者生命。

幸运的是,在输血科几日来坚持不懈地对每一份O型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后,终于筛选出一份与患者交叉配血反应最弱的红细胞。详细向患者的爷爷告知病情、输血及血浆置换必要性和相关风险,年迈的老人家表示充分理解并全力配合治疗及抢救。

住院期间相关辅助检查

11.27行第一次血浆置换(图左)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图右)

经过呼吸机辅助通气、镇痛镇静、抗感染、激素、输血、多次血浆置换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保护脏器功能等抢救及治疗后,患者目前已暂停呼吸机辅助通气并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血红蛋白逐渐回升……在这场有序进行的抢救工作中,多学科合作及精细化的重症医学科各亚专科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各自的专业诊疗方案,真正做到了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更好地为危重患者提供诊疗保障,争取更多生的希望。

住院期间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了患者此次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溶血危象造成的急性肾衰竭使其仍处于无尿状态,后续还需要定期血液透析,虽然生命重大难关已度过,但治疗的路仍然艰难且漫长……

12.04行第五次血浆置换(图左)床下活动及自主进食(图右)

供稿医院重症医学科

编辑黄萍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ysty/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