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对于激素类药物的认可程度已经大不如前,主要还是因为激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又会给患者造成不可轻视的副作用,使人们对这一治疗方案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激素这条道上走不通之后,很多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丙种球蛋白,这种药物同样能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那备受患者和家属青睐的丙球,是不是就有百利而无一害呢?
据了解,丙种球蛋白,作为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线治疗用药,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分子所组成的免疫球蛋白,能快速提升血小板,对于重症以上出血患者或需要迅速安全提高血小板数和改善出血症状者,可静脉输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gG)。
丙球之所以能用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是因为它能够抑制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封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保护血小板免被抗体覆盖和致敏,还能清除病毒感染灶。
但是,要注意的是,应用丙球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它的副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成“抗抗体”:丙种球蛋白中有少量IgA,IgA缺乏症患者输入丙种球蛋白后可产生抗IgA的Ig抗体,当再次输入丙种球蛋白时可产生过敏反应。
2、导致肾损伤:可发生短暂的无症状的血肌酐,尿素氮的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中的添加剂对肾小管功能有影响。
3、产生免疫抑制:人的机体会自己产生免疫球蛋白,如果长期依靠输入丙种球蛋白,会抑制自身产生抗体的能力。
4、引发过敏反应: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反复多次注射,会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头痛、心慌、恶心、发热、寒战、皮疹、胸闷等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丙球蛋白的患者也不要过于乐观,尽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病情,但是长期应用的话,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建议大家配合中医中药的调理,充分调动自身免疫机能,调节机体免疫,才能有利于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
1.如果感觉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可以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或需要得到帮助,可编辑在此留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与在线专家一对一沟通,内容对外不可见!
↓↓↓点击"阅读原文"与专家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