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厦门的80后90后而言
童年时光,最美好的记忆
或许就在中山公园了
可是自从今年1月份
中山公园启动改造提升以来
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好消息!中山公园改造项目正在收尾,预计本月底完工,五颜六色的游乐设施将在公园儿童岛集中亮相。原本老旧的机械设施已全部拆除。
厦门晚报记者近日来到中山公园,带你提前探秘。
儿童岛设施多样充满童趣改造后的儿童岛分为体能活动区、趣味探索区、沙池拓展区和丛林冒险区。这里的设施设备造型各异,充满了童趣。
体能活动区设有篮球场,适合大孩子开展体育运动。在趣味探索区,有一只“大鲸鱼”和一只“马哈鱼”,孩子们可以钻进鱼肚内或爬到鱼背上玩耍。
儿童岛的游乐设施充满童趣
场地中间有一个小迷宫,挡板上有各种卡通造型,迷宫中间有一座小塔,等着孩子们来探险。彩色的橡胶地板踩上去软软的,挺有弹性。
小迷宫
几座木制小屋之间用爬网相连,组成了小房子乐园,可让孩子享受攀爬的乐趣。在小房子乐园旁边便是戏水区和沙池拓展区,沙池拓展区里游乐设施可不少,有摇摇乐、吊篮秋千、攀爬架、滑梯、攀岩石、跷跷板、体能魔方等。
游乐设施五颜六色
原本金龙滑车所在的那座小山上建起了木栈道,沿着木栈道蜿蜒而上,就能到达公园里最高的滑梯。在这里有不同高度的滑梯,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
不同高度的滑梯
所有的游乐设施和中山公园的山体、绿化融为一体,成为一道风景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能享受乐趣,锻炼身体。
动物园动物们住上宽敞新房中山公园动物园的大门崭新大气。园内,猴子、水牛、小熊猫以及各种鸟类都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其中,鸟舍的面积超过平方米,比原先大了多平方米;老虎的笼舍也更大了,有了更多空间遛弯;猴山的面积更是增加了一倍。
动物住上宽敞笼舍
据悉,动物园的改造是此次中山公园改造的难点之一。由于场地有限,动物们不能外迁,为此施工方想了许多办法。负责动物园改造的何先生说,鸟舍里的鸟很多,换笼子特别难,于是他们想了一个方法,直接在鸟舍外建起新鸟舍,等新鸟舍完工后再小心将旧鸟舍拆除。同样的方法运用到了其他不少笼舍中。
不过,猴山的笼舍必须拆除重建,这意味着不得不把猴子临时挪到另一个笼舍中。何先生说,要进猴山捉猴子太不容易了,猴子会攻击人,人却不能伤害猴子,为此他们在两个笼舍之间搭建了一个通道,通道两头设有门,在通道中放置食物,打开旧笼舍的门,引诱猴子进通道,再把门关起来,然后打开新笼舍的门,引诱猴子进去。如此“步步为营”,一只又一只,花了好几天才把猴子们都挪了过去。等笼舍改造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把猴子引回“新家”。
以前笼舍外面是铁丝网,改造后新的笼舍上下通风透气,中间部分使用透明的玻璃,即能防止游客投食,又提高了观赏性。
水生态治理后湖水清澈见底此次改造还包括水生态治理,如今中山公园的南面水域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到水底铺满的水草,靠近花展馆一侧的湖面,荷叶翠绿雅洁。
改造后的中山公园,景色美不胜收
负责水治理的工程师黄师傅告诉记者,治理前水体呈现深绿色,藻类多,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淤泥清除之后,先通过投放底质处理剂对湖底进行处理,杀死有害生物病菌。
对水生态系统进行重新构建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水底种的水草是专门从上海运来的,像插秧一样一棵一棵人工种植下去。厦门天气好、光照充足,水草长势特别好。
工作人员携带着成袋的水草,每平方米约要种植百株。
公园还通过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节,提升水的透明度,增加水里的溶解氧,同时分解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其间,需要不断观察,同时用仪器测试,对水质进行监控。
(效果图)
在靠近中山公园西门的水域边,梭鱼草、再力花、沙草等挺水植物从水里伸展而出,不仅美观,还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沿湖岸摆放着一排三角梅,花开得正艳,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效果图)
目前,水质处于调控阶段,偶尔能看见几条小鱼在水草丛中追逐。黄师傅说,待天气凉快了,还将在湖里投放其他鱼类及浮游生物。
怎么样?
是不是觉得多了个遛娃的好去处
那么进去要钱吗?
全!部!免!费!
带着孩子到中山公园游玩的卓女士特别期待,她想知道,游乐设施这么好,是否会对市民游客收费?中山公园管理方表示,等改造完成后,这些设施将免费开放。
----------回忆分割线----------
改造完成的中山公园
删去了略显幼稚、老旧的设备
增添了五彩斑斓、新式的设施
大家还满意吗?
那个陪伴厦门走过90个年头的公园
安放了多少人的童年
你可还记得她曾经的模样?
猛戳视频
一起回忆90年代的中山公园
▼
网友“我行我素”的家庭录像,显示90年代初中山公园的样貌。
点个ZAN,多了个遛娃新去处~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戴懿见习记者:沈淑婷实习生:郑艺雯图/刘东华综合厦门日报编辑:林聿晶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社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