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吴绵强发自广州
在充满故事的A股市场,市值长期处于千亿上下的上海莱士(.SZ)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上海莱士曾因炒股收获颇丰,其市值更在年时达到亿元的峰值而一度被称为“A股药王”。然而眼下,上海莱士却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为由长期停牌。
7月14日,上海莱士发布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宣布在前次业绩预告年1–6月净利润亏损4.37亿–6.50亿元的情况下,将亏损额度调大至亏损6.61亿–8.73亿元。业绩预冷消息甫一公布,再次加剧了外界对这家“血王”前途的担忧。
“它现在遭遇双杀,一方面是业绩不行,另一方面是受此前估值过高影响。”国内擅长血液制品并购的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莱士及下属子公司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孙公司浙江海康,共持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共11个品种的血液制品批准文号。
就目前公司业绩预亏、主营业务销售和产品库存情况,以及机构对其下调估值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向上海莱士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任何回复。
业绩再变脸
上海莱士给出修正的主要理由是上半年国内证券市场波动较大,公司风险投资发生较大损失,年1–6月投资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这已经是上海莱士第二次以“炒股亏损”为理由向下修正业绩。今年3月底,其披露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称炒股亏损导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亏损6.53亿–7.20亿元。
上海莱士接连两次以同样理由爆出业绩“黑天鹅”,引发了监管机构的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