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男,出生于年3月5日,家住山西省长治市,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嘟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肠道感染后诱发肠道排异、腹泻、低热、周身皮疹。禁食禁水已有1个多月。嘟嘟出生于年3月,有个大15岁的哥哥,还有80多岁的奶奶和爸爸妈妈,全家5口人。年哥哥在读大学,一家人生活安定祥和。嘟嘟上幼儿园后,活泼爱动,结交了好多朋友,还参加了舞蹈班,每天都很快乐,用他的话讲:每天都有满满的小幸福。
年8月,父母发现嘟嘟脸上发黄,眼珠也发黄,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做了肝功检查,转氨酶指标异常,近正常值的40倍。医院急诊。在消化科做了各项检查,检查出病毒性肝炎,未查出病因,并且发现嘟嘟有食道裂孔疝。但需孩子身体条件达到要求方可进行食道手术。病毒性肝炎经过治疗,孩子指标基本正常后给予出院。11月份,嘟嘟在外玩耍时发生碰撞,面部淤血,父母医院,嘟嘟检查后却发现血红蛋白、血小板异常。医院血液科,一系列检查并两次骨穿的结果是疑似再生障碍性贫血,直接医院并确诊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的嘟嘟每周都要输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另外不定期还要输丙球、白蛋白等血液制品来维持。再生障碍性贫血唯一的方案是进行骨髓移植。嘟嘟在和爸爸、哥哥做了配型之后,医生选定了用哥哥的骨髓。
终于在医生的精心调理下,嘟嘟于年1月18日入仓,2月18日顺利出仓,又经约一个月的恢复控排异治疗出院。仅过了一周,嘟嘟出现皮肤排异,在控制治疗时出现药物中毒,随后发生惊厥两次,经过抢救及一个月的治疗基本稳定。4月30日出院,5月2日嘟嘟又因为肠道感染再次入院,感染引发了肠排,病情反复。由于嘟嘟对抑制药物特别敏感,微小的变化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影响,嘟嘟再次发生药物中毒,5月26日出现大量便血,危及生命,经血浆置换才减轻状况,同时还发现了抗药性菌血症也在威胁着孩子。针对孩子的病情医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实时监控孩子生命体症,24小时监控嘟嘟出入量,观察每次大便性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即使如此,嘟嘟还是经常出现血压高,体温高的情况。医生说同目前状况还要以月计。
到目前为止,嘟嘟已经1个多月禁食禁水,而激素的刺激又让孩子对食物极度渴望。嘟嘟每天无数遍的问什么时候可以喝水、喝粥。每天处于饥渴难耐中。前段时间嘟嘟用注射器3毫升至5毫升的喝水,以致于为了能多喝几毫升水,对吃口服药都有了一种渴望。嘟嘟每天盼着有口服药,到了吃饭的时间,能吃到药都成了人间美食。嘟嘟知道要听医生阿姨的安排才能喝水,每天等待查房,希望可以听到医生阿姨的声音。护士换药时也要缠着问医生阿姨什么时候来看他,要求加医生和护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