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系统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1-10-30 15:43:24   点击数:
 

1.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具有A或B抗原(又称A或B凝集原,两者均由H物质转变而来),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又称抗A或抗B凝集素),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型。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为A型: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为B型;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血清中不含抗A和抗B抗体者为AB型;红细胞.上不具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者为O型(表4--1)。

A或B抗原在第5~6周胚胎的红细胞上便能检出,出生时抗原的敏感性仍较低,估计仅为成人的0%~50%,以后逐渐增强,至0岁左右时才达高峰。抗原性终生不变,但到老年敏感性有所下降。

ABO血型系统抗体有免疫抗体和天然抗体之分。抗体有抗A和抗B两种,人在出生前尚未产生抗体,出生后3~6个月才开始出现,至青春期达高峰。产生抗体的功能可延续终身,但其效价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所谓天然抗体可能是由一种无觉察的抗原刺激而产生。人红细胞膜上的A、B抗原决定簇,在自然界非血型抗原所特有,如有些细菌表面就具有类似的A或B抗原物质,它们可不断给人以类A、类B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相应的抗体。血型抗体也是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免疫性抗体主要是IgG,天然抗体主要是IgM。

A和B血型物质除存在于红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外,还广泛存在于体液和分泌液中,以唾液中含量最丰富,其次如血清.胃液、精液、羊水中含量也丰富,汗液、泪液、胆汁及乳汁中也有少量存在,但脑脊液中则无。故通过检查各种组织和体液中的血型物质也可帮助确定血型。

.ABO血型的亚型ABO血型系统中重要的亚型是A亚型。

(1)A亚型:A型中主要的亚型有A1和A。A1亚型的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A亚型的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其血清中除含抗B抗体外,尚可有少量的抗A1抗体(约见于1%~%的A型)。已知A1抗原与抗A1抗体之间呈特异性凝集反应,故A1与A两亚型之间的输血可能引起输血反应。据国内资料,A亚型只占A型的0.77%~.41%。ABO系统中除A1、A亚型之外,还有A3,Ax及Am等亚型,但因抗原性均很弱,意义较小。其中Ax红细胞与B型血清(抗A抗体)不发生凝集或凝集反应甚弱,但却能与O型血清发生凝集。因此,在作ABO血型鉴定时,应加O型血清,以防将Ax型误定为O型。

由于A抗原中有A1.A两种主要亚型,故AB型中也有A1B和AB两种主要亚型。A1B的红细胞上具有A1,A和B抗原,血清中无任何抗体;AB的红细胞上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虽多无任何抗体,但在约5%的AB型人中含有抗A1抗体。据国内资料,AB亚型占AB型的0.87%~8.67%

()B亚型:B亚型不多见,命名也不统一,一般称为B亚型或弱B,因其抗原性很弱,故B亚型的临床意义不大。

3.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鉴定:ABO血型抗体能在生理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进行ABO血型鉴定时,采用标准的抗A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Beth-Vineent直接试验),同时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细胞鉴定被检者血清中的抗体(Simonin反转试验)。只有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鉴定和血清中的抗体鉴定所得结果完全相符时才能肯定其血型类别(表4--13)

加用O型血清主要用以检出抗原性较弱的A.亚型红细胞而避免误定为O型。加用O型标准红细胞的目的在于检出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与ABO血型系统无关的红细胞异常抗体。如被检者的血清与O型红细胞凝集.表明其血清中可能存在着非典型的冷凝集素或自身抗体,需进一步作有关鉴定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目的主要是进一步验证供者与受者的ABO血型鉴定是否正确.以避免血型鉴定错误导致输血后严重溶血反应。为避免输血反应必须坚持同型输血,而交叉配血则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措施。此外,也可检出ABO血型系统的不规则凝集素,以及发现ABO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交叉配血试验常采用试管法进行。由于配血试验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为交叉配血。

结果判断:同型血之间作交叉配血时,主侧管与次侧管均无凝集反应,表示配血完全相合.可以输血;不论何种原因导致主侧管有凝集时,则绝对不可输用。异型配血时(指供血者系O型,受血者为A型或B型),如主侧管无凝集及溶血.而次侧管出现凝集,但凝集较弱,效价1:00,可以试输少量(不超过00ml)该型血液。

配血方法的选择:ABO血型系统的配血,对无输血史及妊娠史者,可只作盐水介质凝集试验。对有反复输血史及妊娠史者,尤其是有输血反应史或曾生育过有新生儿溶血病婴儿的妇女,则应作间接抗人球蛋白配血法.以防有不完全抗体而引起输血反应。在48小时内输入5L或更多量的大量输血时.因需同时输入多名供血者的血液,因此除了进行受血者与各供血者的交叉配血外,还应坚持作供血者之间的交叉配血试验,只有相互交叉配合完全相合时才能输用。

4.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1)在输血上的意义: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颇为广泛,如严重失血或某些手术时.输血常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措施。每个人都具有ABO血型系统中的某种抗原或某种“天然抗体”,故输血前必须准确鉴定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选择同型人的血液.并经交叉配i血试验,证明完全相配合时才能输血。如输入异型血.可迅速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必须坚持同型输血。有些ABO亚型的抗原性虽然较弱.但如不规则抗体的效价较高,也可能发生不良的输血反应,便需进一步鉴定亚型.选择同亚型者进行输血。O型的红细胞一般不被其他3型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中虽有抗A及抗B抗体,但于输入时被受血u者u液所稀释和被血型物质所中和而不再凝集受血者红细胞.故不发生溶血反应。因此.O型人曾被认为是“万能输血者”。但应注意,O型供血者需经仔细检查确为O型.其血清中的天然抗A及抗B抗体的效价应低于1:00,并且无免疫性抗A、抗B抗体,才可在紧急情况下考虑输用。国内资料表明在0名O型人中,有30.%含有免疫性抗A、抗B抗体,这种抗体不能被血型物质中和可导致溶血反应。AB型人的血清中,无抗A及抗B抗体。曾被认为可输入任何血型的血液。但已知A1B型人中有3%其血清中含抗“O"抗体,当输入O型红细胞时可引起溶血反应;AB型人中有5%含有抗A,抗体,如效价高者输入A型血液时也可引起溶血反应。因此,为防止输血反应必须坚持同型输血。

()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血型抗原免疫所致的一种溶血疾病。在我国最多见的是ABO血型系统所引起的溶血病,其次为Rh系统所引起。ABO溶血病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而孕育的胎儿为A型或B型者,占90%以上。O型的母亲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其在受到A或B型抗原物质免疫后产生的免疫性抗体效价较高有关。这种免疫抗体是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或流产。由于免疫性抗A、抗B抗体可因输血、自然界中存在的类A或类B型抗原物质、注射疫苗或细菌感染等刺激而产生,故ABO系统血型不合的妊娠第一胎时就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3)ABO血型与器官移植:已知ABO抗原是一种强移植抗原,如供者与受者ABO血型不合可加速对移植物的排斥,特别是皮肤和肾移植。肾移植时,ABO血型不合者失败率达46%;而血型相合者,失败率仅9%。因血管内皮可含有A和B抗原,供者与受者血型不合时可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4)其他:ABO血型检查还可用于亲缘鉴定,可疑血迹、精斑、毛发等的鉴定,以及与某些疾病相关性的调查。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jbzs/11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