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对不起!请不要怪我们俩狠心,确实没有是办法了......”面对生病的双胞胎儿子和高昂治疗费用,邓宝玲和丈夫想了很久很久,无奈之下选择“抓周”的方式,决定双胞胎之间谁“走”谁“留”。孩子奶奶知晓后大怒,训斥儿子儿媳妇荒唐。
图为邓宝玲的老屋,家里因为她生了双胞胎,特意盖了新屋,正想入住,却遭横祸。邓宝玲夫妻家住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年10月,邓宝玲剖腹产,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男婴,夫妻俩给两个孩子取名邱隽程、邱隽颖,小名康康和乐乐,寓意他们以后健康快乐。邓宝玲的公公婆婆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婆婆吵着想提前出院,回家办酒席。婆婆曾骄傲地说:“俺们家菩萨保佑,祖宗显灵,得了双胞胎两个大胖孙子,在村里面是独一份!”
然而好景不长,年11月的一个夜里,刚满月双胞胎哥哥康康(扎头带者)突然呼吸短促,此时丈夫还在深圳上班,邓宝玲连夜把康康送医。医生查血后,白细胞32万多,紧急将他送往儿童重症监护室。邓宝玲说:“就在出电梯仅离PICU十米处,哥哥突然抽咽了一声呼吸暂停了,好些医生此刻都在哥哥身边,抢救了4个小时哥哥才捡回一条命。”然而就在抢救哥哥的同时,奶奶打来电话,弟弟弟也发病了,医院的路上!
兄弟俩突然发病,让邓宝玲夫妻俩措手不及。邓宝玲说:“那个段时间最难熬,最揪心,白天还好,到晚上我就各种担心,整夜睡不着觉,特别害怕手机响,又不敢关机,怕接到医生电话,孩子病危......”所幸双胞胎兄弟俩在重症监护室待了9天后就转入了普通病房。当兄弟俩被推出监护室的那一刻,邱柏钦和妻子看着两个儿子的手臂、手背、脚面、脚踝、腘窝、脚趾、头顶因扎针都出现了淤青,他们在走廊里便号啕大哭起来。
转入普通病房的两兄弟仍出现反复发烧症状,医院诊断为发病率仅二十万分之一的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肿病,还是基因突变型。医生告知邱柏钦夫妻俩,孩子如果采取保守治疗的话,一般活不过一两岁,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进行骨髓移植或脐带血移植。接到消息,邱柏钦夫妻俩立即联系了中华骨髓库,寻找合适的骨髓。幸运的是几个月后匹配的骨髓且捐献者愿意进行骨髓移植。然而医生说两个孩子至少要准备万的移植费用,让他们惊呆。
图为双医院治疗。孩子已经花费了近40万,亲戚朋友也借遍了,可目前他们的能力,勉强只够负担一个孩子的移植费用。夫妻两想了很久,趁孩子奶奶出去买菜的功夫,忍痛让孩子抓周,决定孩子的去留。抓周本来是中国传统风俗,用来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但是这对双胞胎兄弟,“抓周”的内容,却是生死。当看到双胞胎哥哥抓到写着“走”的纸条,夫妻两人泣不成声。但是上百万移植费用摆在面前,又令他们无奈和绝望。
奶奶买菜回来后,知道儿子儿媳让双胞胎“抓周”决定生死后大怒:“你们真是荒唐,多大的人了还跟孩子一样,有这样决定孩子的生死么?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这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你们俩给我出去,门口跪着去!”“妈,我们错了,我们不该这样,原谅我们吧!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不分离,再苦再难也一起分担!”夫妻俩痛哭失声。
图为医护人员给双胞胎扎针输液。中医院,8月20日供者可以捐献骨髓血,双胞胎移植在即,但是进仓押金还没有着落。
图为妈妈邓宝玲在一个人带双胞胎兄弟俩,以适应进仓移植。自从上次被婆婆训斥后,邓宝玲坚定了一起治疗双胞胎的信心,虽然钱还没筹到位,心里也非常着急,但是她相信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