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水痘病毒感染
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它与带状疱疹病毒有何关联
水痘期间用药怎么用
看看药师怎么说
水痘疫苗有必要接种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控制水痘爆发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相比,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水痘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当发生感染时,接种过疫苗儿童的临床疾病严重程度更低,水痘疫苗一般耐受良好,提倡无免疫力的儿童和成人应主动接种。
在成人或儿童中,水痘的潜伏期一般是14-16日,但有时暴露后的潜伏期可为10-21日,但如果近期接受过人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潜伏期可能长至28日,对于先天性和后天性免疫缺陷的人群,感染潜伏期会更短。
在暴露后3-5日内接种水痘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可以预防易感人群感染,也可减轻发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药师提醒目前国内常接种的疫苗为水痘减毒活疫苗,有以下几种注意事项:
①本药禁用于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全身给药的患者。
②接种本药后6周内避免使用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水杨酸苯酯/水杨酸钠等。
③接种前5个月内或接种3周内使用全血/血浆/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可减弱本药的效果。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再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④具有水痘感染风险者(尤其是接种后2-3周内出现皮肤反应者),应避免接触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妇女,白血病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的患者,因为有潜在的传染风险。
与带状疱疹病毒的关联带状疱疹和水痘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首次感染表现为致弥漫性水疱疹,即水痘。患水痘后,该病毒有时会隐藏起来,在体内呈“沉睡状态”,多年以后可“醒来”并引起带状疱疹。如果未曾患过水痘,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应避免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尤其不能触碰其皮疹,否则可能患水痘。接近带状疱疹患者时,偶尔也可染上水痘。
药师提醒传染性:通常原发性水痘患者传播病毒的风险高于带状疱疹患者。据估计,原发性水痘的传染期是从皮疹发作前1-2日开始。一旦病变已结痂,这两种疾病均不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在原发性水痘期间,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通常是由感染者鼻咽黏膜部的感染性分泌物经飞沫传播至他人结膜或鼻腔/口腔的黏膜表面。其他机制包括直接接触含有病毒的水疱液,或者罕见情况下可通过空气传播病毒。
带状疱疹患者传染性低:易感人群也可能会通过接触带状疱疹患者获得病毒感染,但传播率相当低,且通常需要密切接触开放性皮肤病变才能传播。
水痘期间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健康幼儿的水痘可自行消退。而未曾接种水痘疫苗的年龄较大儿童和成人有时可出现问题。个别情况下,医师可能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开具一些抗病毒药物,水痘患者常有发热和瘙痒性水疱疹。许多患者需要支持治疗来处理这些症状。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取决于患者年龄、有无共存疾病和患者的临床表现。
抗病毒治疗:
对于≤12岁的健康儿童,水痘常为自限性,我们通常并不给予抗病毒治疗。
对于已出现并发症或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未接种疫苗的青少年和成人、妊娠女性和免疫功能受损者,会给予抗病毒药例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或降低并发症风险。
治疗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常常选用静脉给药,静脉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给药。
治疗疗程常为7-10日。静脉给药治疗应持续至无新发皮损。此后可以换为口服治疗,直至所有皮损都已结痂。
支持治疗:
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有助于瘙痒的对症治疗。
如果出现发热情况,应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尤其是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因为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除阿司匹林以外的其他非甾体类退热药物也应慎重选用,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应用。
药师提醒
此类抗病毒药物均为处方药,仍有潜在的副作用,切忌自行购买服用。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