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在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19-10-31 22:20:04   点击数:
 

凡外伤、烧伤、交通事故等创伤患者,为预防破伤风“感染”常规都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TAT在应用中皮试阳性出现率高,注射后过敏反应时常发生。国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极少有过敏现象发生。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年3月开始应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至年06月对门诊急诊外伤例患者中应用TAT和TIG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例均为开放性外伤并无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根据所用药不同分为两组:TAT组例,男例,女例;年龄10-78岁,其中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组例,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例;TIG组例,男例,女例,年龄10-87岁。

TAT组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四版规定,TAT使用前需做过敏实验,即用TATU/mL皮内注射,15-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如局部无红肿,皮丘直径<1.5cm为阴性,TATU肌注;如有红肿,皮丘直径>1.5cm,有局部发痒或有其他过敏症状者为阳性。如皮试结果为阳性,须行脱敏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药液到1:10液10mL,按1、2、3、4mL分4次注射,每次间隔20min。TIG组根据创伤伤口状况,表浅,清洁,无异物或坏死组织,TIGIU肌注;伤口大或深、不洁、有异物或坏死组织,TIGIU肌注。组间两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Ρ<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结果2.1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组出现过敏者10例(0.2%),过敏性休克0例(0),迟发性过敏反映者10例(0.2%)。共计20例(0.4%),无死亡。2.2TAT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出现过敏者10例(0.2%),过敏性休克0例,迟发性过敏发应者10例(0.2%)。共计20例(0.4%),无死亡。2.3TIG组产生皮疹者1例(0.%)(未作任何处理、自行消失、不能确定是否与注射TIG有关),未见有其他过敏反应。2.4TAT、TIG注射组TAT、TIG注射组中均没有感染破伤风病例。2.5统计学检验TAT皮试阳性率10%,三组比较χ2=46.,P<0.。各组间两两比较,TAT直接注射组与脱敏注射组比较χ2=0.,P>0.05;TAT直接注射组与TIG组比较χ2=34.,P<0.;脱敏注射组与TIG组比较χ2=40.,P<0.。讨论结果人类应用血清破伤风抗毒素防治破伤风已近百年,在我国也有半个多世纪。医院门急诊对开放性创伤的处理,注射TAT已作为一项常规。但是,马血清蛋白对人体有很强的过敏原性,临床报告皮试阳性率高,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者也屡见不鲜。在国外用TIG预防破伤风已有近50年历史,急诊已有广泛用于外伤预防破伤风的报道,至今尚未见发生严重过敏现象。从我们观察患者的结果和统计来看也充分证实了这些临床现象。TAT皮试阳性率高达10.00%,无论是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或皮试阳性脱敏注射均有过敏反应发生,并且两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TIG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0.%),与TAT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实际上破伤风的患病率在近40年来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采取了初级的计划免疫(小儿注射白百破DPD)措施有关,破伤风类毒素(TD)的抗体有效性最低保护水平(0.01IU/ml)能够保持十年,所以10岁以下儿童创伤可以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是发展中国家初级计划免疫实施的力度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差距,特别是成年人二次接受破伤风类毒素接种者很少。因此,对10岁以上年龄的创伤患者来说,采取这种补救性注射外援性的破伤风毒素抗体是有其必要的。从理论上讲,TAT作用原理是对破伤风杆菌感染后所产生的外毒素起中和作用,而不是对细菌本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国外有报道:健康成人注射TIG和破伤风类毒素(TD)前后连续测定血中破伤风毒素抗体浓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注射TIG后42d血中抗体含量仍可保持在最低保护(0.01IU/ml)水平以上。破伤风类毒素(TD)注射后3-7d血中破伤风毒素抗体含量逐渐升至超出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组水平。我们观察患者中TAT、TIG注射组无破伤风感染病例出现。由此可见,单纯注射TIG或注射TAT接种TD对预防破伤风均有效。——转自《中国医学工程》.1.20卷医院医院暨齐齐哈医院急诊科,黑龙江长按识别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jbzs/7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