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华山医院神经免疫团队揭示髓鞘少突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4/6/11 5:04:18   点击数:
 刘军连挂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免疫团队经过5年积累,刻画了中国髓鞘少突胶质细胞抗体相关疾病(mogad)的临床特点,该研究成果在.6.15发表于权威期刊journalofneurology,neurosurgeryandpsychiatry(《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和精神病学杂志》)(if=13.)1。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yelinoligodendrocyteglycoprotein-iggassociateddisorders,mogad)是一种新界定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近年,通过人全长mog编码基因转染hek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或流式细胞术,实现了具有致病性的mog-igg特异性检测2,3,4。mogad属于罕见病,其临床表型包括:视神经炎、播散性脑脊髓炎、皮层脑炎、脊髓炎、癫痫等5,6,7,8。

mogad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部分患者有频繁复发的倾向。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遗留永久的神经功能残疾。mogad与ms、nmosd等既往认识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存发病机制不同9,临床观察到其对传统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也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uaporin4antibody,aqp4?igg)阳性的nmosd有所不同10,11,12。因此,对mogad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认识其发病、反复发作、致残的原因十分迫切。

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免疫团队刻画了例中国mogad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女性患病略多于男性(女性占53.8%),60.2%为复发型,整体年化复发率(arr)为0.5。截至末次随访,成人患者的arr(0.6vs0.4,p=0.)、扩展的残疾状态评分edss评分?(1(range0–9.5)vs1(range0–3.5),p=0.)及视觉功能评分vfss(0(range0–6)vs0(range0–3),p=0.)均显著高于儿童患者,成人首次发作至第一次复发的时间间隔也短于儿童患者(4.1(range1.0–.0)vs12.2(range1.3–.8)月,p=0.)。血清mog-ab持续阳性一年以上与复发性病程相关(or7.41,95%ci2.46to22.33,p=0.),而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减低arr(p=0.)。成人患者,发作4次以上(or4.86,95%ci1.65to14.28,p=0.)、首次发作恢复不佳?(or75.28,95%ci14.45to.05,p=0.)与整体预后不良显著相关。该研究表明早期免疫抑制治疗对预防后续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血清mog-ab持续阳性及第一次发作预后不良的成人患者。

医院神经内科张包静子、黄文娟医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全超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复旦医院眼科王敏教授团队的大力支持。

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免疫专业组是一支主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专业团队,研究方向包括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

团队开设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专病门诊、mdt门诊;开展多种神经罕见病病例队列的前瞻性登记研究;建立了脱髓鞘疾病临床队列数据库及相应的长期慢病管理体系;建立了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样本库;运用simoa平台开展血清、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成功建立了aqp4、mog、gfap抗体等脱髓鞘疾病相关抗体的转染细胞诊断平台,有较强的疑难病例实验室诊断水平。团队坚持脱髓鞘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与神经眼科、放射科、康复科及药剂科合作,建立了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标准临床路径,并为病患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精准转诊流程及完整的多学科联合诊治体系。团队积极开展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生物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药物试验,多次在视神经脊髓炎国际圆桌会议、欧洲多发性硬化治疗与研究会议(ectrims)、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汇报研究成果。在科主任董强教授的带领下,牵头成立了泛长三角脱髓鞘疾病联盟,每年举办国际化精品学术会议“神经脱髓鞘时间”及nmo-ms患教会,服务于该领域的医生和患者。

网站链接:

clinicalfeatureanddisease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kfyy/1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