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世界肝炎日丙肝知多少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1-8-13 17:45:29   点击数: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性坏死的传染病,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肝的危害

丙肝最重要的危险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感染HCV后肝硬化发生率20年内达30%,在感染后30年内达50%。约5-10%的丙肝患者会发展为肝癌。

病毒性肝炎发展到最后大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肝癌是一种很严重的后果,大家都很好理解。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肝硬化,通俗一些讲肝硬化就是大部分正常的肝脏组织都被疤痕组织所取代,肝脏不仅丧失了其正常的合成和代谢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门静脉高压,最后造成门静脉曲张、腹水,曲张的静脉破裂就会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丙肝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未经严格筛查的血液)

体液传播(血液,精液和分泌物)

移植的器官和组织

母婴垂直传播

被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纹身、非正规场所美容

以下行为增加HCV感染风险:他人共用注射器,接受过输血、器官移植等手术,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的针头穿刺,长期接受血液透析,口、眼、鼻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受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如口腔科治疗、内镜检查等),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和穿耳孔等,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多性伴性行为并且不使用安全套,男男性行为并且不使用安全套等。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如何确定是否患了丙肝

急性和慢性丙肝患者的症状都不明显,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右上腹不适和沉重感,很多患者可无症状地发展数年,往往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检查出了丙肝,如常规检查和体检时,或输血、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时。

感染丙肝病毒半年以内为丙肝急性期;病程超过半年,丙肝病毒核酸(HCV-RNA)仍为阳性者,即可诊断为慢性丙肝。

丙肝的检测方法

1.丙肝抗体(抗-HCV)

2.丙肝基因(HCV-RNA)

3.丙肝基因分型

4.B超检查

5.肝穿刺活检

01

抗-HCV

抗-HCV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放射免疫诊断(RIA)或酶联免疫试验(ELISA)。这两种方法均用重组酵母表达的病毒抗原经纯化后包被微量塑料板孔,然后加被检血清,该病毒抗原即与被检血清中抗体结合,最后加同位素或酶标记的鼠抗人lgG单克隆抗体,加底物显色判断结果。抗-HCV呈阳性说明患者很有可能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检测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也可以用于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筛查。

这是目前我院检测抗-HCV的仪器

02

HCV-RNA

HCV-RNA检测采用RT-PCR的方法,将HCV-RNA逆转录为HCV-DNA,选用高度保守的5′非编码区引物扩增放大后对病毒载量进行定量分析。HCV-RNA检测是检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实际存在情况,可在感染两周内检测到病毒。HCV-RNA为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最有效方法。

这是目前我院检测HCV-RNA的仪器

大部分丙肝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无明显症状,伴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和ALT升高。HCV急性感染后HCV-RNA早于抗-HCV出现于血液中。HCV-RNA最早可于暴露后2周检出,而抗-HCV直到8~12周才能检出,也就是说,在HCV感染发生后,有约8-12周的时间,仅能检出HCV-RNA,而抗-HCV为阴性,即抗-HCV检测的"窗口期"。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15%~40%的HCV急性感染者可在6个月内清除感染,在感染清除的过程中,有可能HCV-RNA水平很低不能检出,仅抗-HCV阳性;而65%~80%的患者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称为慢性HCV感染。一旦慢性丙型肝炎发生,HCV-RNA滴度开始稳定,自发痊愈的病例很少见。除非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否则HCV-RNA很少发生自发清除。在临床上,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抗-HCV多为阳性(免疫抑制的患者,如HIV感染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者血液透析患者可出现抗-HCV阴性),HCV-RNA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经抗病毒治疗,HCV-RNA水平低)。因此,同时做抗-HCV和HCV-RNA的检测有助于更全面地进行临床判断。

检测结果的解释

医生为什么要我做基因分型

HCV分为1-6个不同的基因型及各种亚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和人群差异性。在我国,HCV感染以基因1b、2a型最为常见,以1b基因型为主(占56.8%)。不同基因型引起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基因1b型HCV感染所致病情较其它型更为严重,并且1b型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比例较其它型别显著增高。同时,不同基因型对治疗药物的应答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预后不同,因此在进行标准化的抗病毒治疗之前,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合理地制定个体化抗病毒方案很有必要。

丙型肝炎能治好吗?

丙型肝炎一旦确诊,只要没有治疗禁忌症就应积极治疗,无论肝功能正常与否所有慢性丙肝患者均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能再进行抗病毒治疗)。PR治疗方案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该方案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2b型(PEG-IFNα-2a/2b)联合利巴韦林(RBV)进行注射治疗,用药周期通常为1年,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上市使用为丙肝治疗带来新的突破:DAA是一大类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总称,以DAAs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可将丙肝的治愈率提高至90%以上,同时治疗周期缩短为3-6个月。丙肝治愈不再是梦想!

丙肝的预防

丙肝至今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重于“治疗”。

1.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或注射器具

2.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3.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4.性生活坚持全程使用安全套;

5.纹身、穿孔时确保使用一次性或经严格消毒的器具。

小贴士

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是目前对抗丙型肝炎的有效途径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lctx/1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