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1-11-1 14:35:59 点击数: 次
正反定不符的范围:正反定不符;正定型凝集强度<+,反定型凝集强度<+;正定型O型,反定型两孔凝集强度差别>+。本文所总结正反定不符5大类种原因,5大类可概括为,正定减弱、正定增强、反定减弱、反定增强和混合凝集。一、正定型凝集减弱/缺失7种1、年龄小于6个月或老年(临床提示)年幼和年长者ABO抗原由于自身原因,本身正定型较弱。、白血病(临床提示)血液病红细胞异常,抗原弱。、异型血输注(临床提示输血史)异型血输注形成混合血液标本,陈旧细胞可能表现为弱凝集。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造血干细胞移植形成混合红细胞,可能表现为凝集弱。5、血型物质升高血型物质升高,中和试剂中抗体,降低效价,造成凝集减弱。6、急性大失血(临床病史)急性失血后新产生红细胞未结合ABO血型抗原,凝集弱。7、ABO亚型亚型抗原凝集弱。二、正定型额外凝集7种1、自身凝集素(临床提示AIAH)红细胞自身凝集,正定型假阳性,可通过正定型对照孔阳性发现。、红细胞粘附大量蛋白(红细胞未洗涤)红细胞黏附蛋白与抗体反应造成假阳性,可通过洗涤红细胞去除。、红细胞与血清试剂反应红细胞与血清试剂中非抗体成分反应,防腐剂、抗生素等。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移植干细胞生成红细胞与宿主不同,混合血液标本,额外凝集。5、获得性B抗原(类B)(临床提示感染)肠道菌干扰造成A、O型红细胞表面结合类B血型糖链物质,正定型表现为AB型或B型。病情好转,“B”型消失。6、B(A)、A(B)表型AB血型物质有相似,基因突变可导致表达的蛋白酶具有一定对方抗原转化活性,形成类似对方抗原物质,与部分单克隆抗体反应,与部分单克隆抗体不反应。可点击参看前文:医院B(A)血型及所暴露出的问题。7、异型血输注(输血史)混合血液标本表现为混合凝集,正定型有额外凝集。三、反定型凝集减弱/缺失6种1、年龄小于6个月或老年(临床提示)、双胞胎嵌合体(家族史)例如A10O0/B10O0,两套基因,但抗原表达极弱,表现为AelBel,临床极有可能可能正定型判为O型,但无相应抗体。、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提示)丙种球蛋白与抗体同源,丙球含量低,抗体量低,抗体减弱。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异种抗原消耗原有抗体,长时间自身免疫抑制,抗体减弱。5、先天性ABO抗体缺失少见。6、大量输液(输液史)抗体稀释,导致效价减弱,表现为反定型凝集减弱甚至消失。四、反定型额外凝集8种1、自身抗体(临床提示AIAH)自身抗体,表现为反定型全阳,可通过反定型做O细胞对照发现。、同种抗体(抗筛阴性)IgM冷抗体M、P等干扰反定型,可通过反定型做O细胞对照发现。、对试剂反应的物质(洗涤复检)对反定型红细胞保存液物质反应,可通过反定型红细胞洗涤重悬去除。4、血清蛋白异常(临床提示)蛋白异常与红细胞凝集造成假阳性。5、输异型血浆(输血史)额外抗体来源。6、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7、输含血型抗体的免疫球蛋白(输血)额外抗体来源。8、ABO亚型亚型抗体,例如A个体产上抗-A1。五、混合凝集5种1、近期怀孕或输血(病史、输血史)胎盘出血、近期输血导致标本为混合血液标本,表现为正定型混合凝集。、双胞胎嵌合体(家族史)两种基因表达两种红细胞,表现为正定型混合凝集,例如A/O+B/O,血液为A+B,表现为A、B正定孔混合凝集,而不同于AB型。、骨髓移植受者(临床提示)混合血液标本。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混合血液标本。5、白血病(病史)部分抗原弱或消失,类似混合血液标本,表现为混合凝集。历史文章连接:RhD血型疑难鉴定及输血处理Rh血型DCcEe的18种表型及其分布频率补充:抗筛混合视野其他原因/正反定对照血型正反定型卡对照的三种做法不规则抗体筛查混合凝集/双群如何处理?凝聚胺与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结果不一致简述一例冷抗体干扰血型反定型处理微柱凝胶法结果异常浅析——非特异性因素如何分离输血后RhCcEe结果混合凝集标本的自身红细胞从而得出准确结果抗人球蛋白试验抗-IgG与抗-Cd的说明及文献微柱凝胶原理和结果判读(拖尾/双群原因)(上)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为什么必须孵育?影响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的因素D阴性孕妇抗-D效价到底应该怎么做?1例RhCcEe分型混合凝集常规方法解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