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免疫球蛋白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19-2-23 0:10:06   点击数:
 

免疫球蛋白(Ig)简介

01

是具有抗体活性和抗体样结构的一类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如尿液、脑脊液中。

免疫球蛋白由四条肽链分子组成,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H链),分子量较轻的称为轻链(L链)。

依据重链的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IgA、lgD、lgE、lgG、lgM。

02

免疫球蛋白(Ig)功能

功能

IgG

IGM

IgA

IgE

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比例

75%~85%

5%~10%

10%~15%

0.02%

半衰期(天)

23

10

6

2.5

结合抗原价

2

5

2/4

2

胎盘转运

+

-

-

-

黏膜转运

-

-

+

-

结合SPA

+

-

-

-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

+

-

-

激活旁路途径

+(IgG4)

-

+(IgA1)

-

介导ADCC

+

-

SIgA+

-

其他作用

再次应答抗感染

初次应答早期防御

粘膜免疫

I型超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Ig)的检测

03

测定方法:

1.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放射免疫试验

4.免疫比浊试验

5.免疫固定电泳技术

方法比较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尽管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但由于耗时长,灵敏度较低,免疫球蛋白分子量大,在固相中沉淀环不明,导致结果不准确。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影响因素多,定量不准确,临床应用较少。

放射免疫试验(RIA):放射性核素污染,临床基本不用。

免疫固定电泳(IFE):主要用于M蛋白测定。

透射免疫比浊试验:灵敏度比单向免疫扩散试验高5~10倍,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可使用全自动或简单比色计比浊进行检测。

免疫散射比浊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高、检测时间短(一般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测试)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

免疫散射比浊法

☆原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生成免疫复合物微粒,微粒对光线产生折射而形成散射光,散射光强度与颗粒的分子量、数目、大小及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与微粒至检测器的距离、入射光波长成反比。

☆可分为定时散射比浊试验、速率散射比浊试验

一、定时散射比浊试验

在保证抗体过量情况下,加入待测抗原,反应立即开始。在反应开始的第一阶段,溶液中产生的散射光信号波动较大,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定时散射比浊试验是避开抗原-抗体反应的不稳定阶段,在抗原一抗体反应的最佳时段进行读数,将检测误差降到最低。

避免钩状效应的方法

1.加入过量抗体:

将每一项检测的范围都预置很大,检测中抗体结合抗原的能力可达到相应待测标本正常血清浓度的50倍以上,从而保证在异常状态下的高浓度抗原均能与抗体形成复合物。

2.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定

在预反应时间段中先加入患者1/10的标本与抗体反应,当预反应时间段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光散射信号超过预设阙值,提示该待测标本浓度过高反应不会进行,需将待检标本进一步稀释后重做,如散射光信号未超过预设阈值,提示该本浓度符合设计要求。

钩状效应

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抗体反应。

二、速率散射比浊试验

抗原与抗体混合后的瞬间便引发反应,在抗体过量的前提下,该反应速度由慢到快,单位时间内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不断增多,随后逐渐减少,连续动态监测此过程,可发现在某时间抗原-抗体反应速率最快,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量最多,散射光强度变化最大,即为所谓的速率峰。该峰值大小与抗原浓度呈正相关。

避免钩状效应的方法

抗原过量检测: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抗原抗体快速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应介质中的抗体应与待测抗原全部结合,无游离抗原存在。此时,再次加入已知的相同抗原,该抗原与剩余游离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可出现第二个速率峰值信号,由此证明第一次速率峰值信号是全部由待测抗原产生的;若加入已知相同抗原后不出现第二速率峰,表明反应介质中已无游离抗体存在,说明待测标本中抗原浓度过高,第一速率峰值信号可能仅由部分待测抗原产生。

04

血液Ig测定的临床意义

年龄: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IgG,故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婴幼儿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成人。

多克隆高lg血症: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三类免疫球蛋白均可升高。慢性细菌感染,血中IgG可升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lgG、lgA升高较多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IgM升高为主。

单克隆lg升高:患者血清中某一类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在30g/L以上,称为单克隆蛋白即M蛋白。由它所致的疾病称为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低lg血症:①先天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和联合免疫缺陷病;②获得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lgG常小于5g/L,引起的原因较多。

病例分享

05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A职业:其他

性别:男工作单位:无

年龄:56岁婚姻:已婚

供史者(注明与患者的关系):患者本人(可靠)

主诉:确诊浆细胞白血病3年余,再入院治疗

实验室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示:IgG和kapp明显增高

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示:TP和球蛋白明显升高

血清蛋白电泳示:M蛋白阳性,Gamma球蛋白显著增多(55.6g/L)。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IgG和k阳性

骨髓细胞学示:浆细胞白血病治疗中(骨髓抑制)

浆细胞白血病

浆细胞白血病(PCL)是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引起的一种少见类型白血病,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大量异常浆细胞,并广泛浸润各器官和组织。当外周血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即可诊断为PCL。

诊断标准:

(1)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或MM的表现。

(2)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大于20%或绝对值≥2.0×10^9/L。

(3)骨髓象浆细胞明显增生,原始与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

PCL与MM鉴别

浆细胞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的主要依据是外周血浆细胞数,当外周血浆细胞比例>20%或绝对值≧2×10^9时,则为浆细胞白血病。

浆细胞白血病可为原发性或为多发性骨髓瘤病程终末的一个并发症,更多见于轻链型、IgE型和IgD型骨髓瘤,具有多发性骨髓瘤的大多数表现,但溶骨病损和骨痛较少见,淋巴结及相应器官肿大更常见,肾衰常见。

指导老师

张颖,主任技师,徐医大附院检验科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专业主管,从事医学检验工作30余年,擅长临床免疫学疑难检验的分析与解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获新技术引进奖,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课后习题

1.免疫应答过程分为()A.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效应阶段B.识别阶段、活化阶段、细胞阶段C.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抗体阶段D.基因阶段、抗体阶段、细胞阶段E.识别阶段、抗体阶段、效应阶段

2.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

A.lgG

B.lgA

C.lgM

D.lgE

E.lgD

3.抗原过剩时称为()

A.前带

B.后带

C.前带或后带

D.前带和后带

E.等价带

4.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表位位于()

A.lgV区

B.IgC区

C.IgFc段

D.Ig铰链区

E.IgV区之外的部位

5.最易通过血脑屏障的Ig是()

A.IgG

B.IgD

C.IgE

D.IgA

E.IgM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甲氧沙林溶液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hbyx/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