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早期习惯性流产的不规则抗体一例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1-11-2 17:14:06   点击数:
 

习惯性流产也称反复性流产,临床上定义为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妊娠失败或死胎,其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和复杂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病毒及细菌感染等。而在免疫因素中,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产生的抗体则是引起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

p型的个体(PP1PK阴性)或PK表型的个体(P阴性)也会产生针对其缺失抗原的溶血性抗体。抗-PP1PK和抗-P与妊娠前三月的自然流产相关。有这类抗体的妇女,甚至那些有自然流产史的,通过血浆去除术可分娩存活的胎儿。

患者(先证者),女,23岁,汉族,无输血史。患者曾于-年相继流产3次,现未孕,做产前检查。同时取患者的配偶、母亲及姐姐标本。

1.结果

ABO、Rh血型鉴定:患者与其姐姐ABO血型均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B型、反定型O型,RhD阳性;患者母亲为正常B型,患者配偶正常O型。

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及姐姐血清分别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试剂红细胞(Ⅰ、Ⅱ细胞P1抗原阴性,Ⅲ细胞P1阳性;Ⅰ、Ⅱ、Ⅲ细胞PK、NOR、P、PX2、LKE抗原性不明)反应结果一致,盐水介质(g立即离心)及间接抗人球蛋白条件下与Ⅰc、Ⅱc、Ⅲc均阳性;37℃放置45min后,呈现完全溶血结果。

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患者及姐姐血清分别与10人份谱红细胞(试剂细胞P1抗原阴性5个,P1抗原阳性5个;试剂细胞PK、NOR、P、PX2、LKE抗原性不明)反应结果一致,盐水介质(g立即离心)及间接抗人球蛋白条件下均阳性;37℃放置45min后,呈现完全溶血结果;将阳性血清置56℃30min后,再以2-Me灭活血清中IgM抗体后检测,盐水介质下均阴性,再37℃放置45min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结果阳性,未溶血。

P1PK血型鉴定:患者及姐姐红细胞与人源抗-Tja反应均阴性,患者及姐姐血清与人p表型红细胞反应均阴性,正常对照O细胞均阳性;患者母亲红细胞与人源抗-Tja阳性、与抗-P1阳性,血清与人p表型红细胞阴性,母亲为P1型。初步判断患者及姐姐为P1PK血型系统罕见p表型,姐妹二人血清中均出现了抗-PP1PK抗体(抗-Tja)。

家系调查结果:经血清学检测,判断先证者及姐姐为P1PK血型系统罕见p表型;其中先证者姐姐与先证者的血液交叉配血完全相容,与其他献血者及先证者母亲血液不相容;先证者自然流产3次,先证者母亲为P1型,先证者配偶未查。

先证者及家系的基因分型检测及A4GALT基因测序结果:PCR-SSP检测证实家系样本3人(先证者、先证者姐姐、先证者母亲)均存在等位基因突变。发现先证者及其姐姐是A4GALT基因第3外显子的位处CG(CCCCCG)等位基因突变的纯合态,先证者母亲为A4GALT基因第3外显子CG(CCCCCG)等位基因突变的杂合态。

2.分析

年,Landsteiner和Levine在发现MNSs血型的同时发现了P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抗原除P1外,以前还包括P、PK和LKE抗原,然而由于以往对遗传位点和生化合成途径的不确定,P、PK和LKE抗原在年曾被归类于GLOB血型集合(集合)。后确认PK抗原与P血型系统抗原有着共同的分子基础即均被A4GALT基因所编码,在年PK抗原重又归入P血型系统,并将P血型系统更名为P1PK血型系统(编号)。目前,P1PK血型系统抗原除了P1、PK外,基于发现A4GALT基因所编码酶诱导了NOR抗原的合成,又将该抗原纳入到P1PK系统。而P抗原确认是由B3GALNT1基因(β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基因)催化合成,被归入GLOB血型系统。缺乏P1PK血型系统所有抗原即构成罕见的“裸”表型p。p表型人十分罕见,欧洲人p表型的发生率约为5.8/万,基因频率为0.,在中国香港筛选万人只发现1例。截止年,中国大陆发现p表型10余例,但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尚不清楚。所有p表型个体中都存在抗-PP1PK(抗-Tja)抗体,这种抗体可凝集除p表型之外的所有表型红细胞,许多研究显示,抗-PP1Pk抗体可导致妊娠早期女性的习惯性流产。

p表现型个体的流产数量与其血清中的细胞毒性IgG抗-Pk抗体有关。Lindstorm等分析了有习惯性流产史的p表现型个体流产的胎儿和胎盘组织,发现胎盘中存在大量的P和Pk抗原,而胎儿组织中这两者的含量非常低。由此认为,抗-PP1PK抗体对胎盘的攻击亦是引起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

本例测序结果说明,血清学检测均为p表型的习惯性流产患者及其姐姐均在A4GALT基因第3外显子出现CG(CCCCCG)的等位基因突变,血清学检测是正常P1型的患者母亲为该基因第3外显子CG(CCCCCG)等位基因突变的杂合态。BAGMD提交了37个p表型,有9例出现第3外显子的CG,CG是已证实的单核苷酸多态(导致氨基酸PP替换),但CG在BAGMD全部p表型中从未单独出现。构成p表型分子基础的A4GALT基因突变包括有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点突变等,而本例第3外显子的CG(PP)属于等位基因的同义突变,即一些单核苷酸的替换产生新的密码子但可能并不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是沉默突变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沉默突变并非对性状都不产生影响,年Kimchi等人在研究肿瘤耐药中发现,一种叫做MultidrugResistance-1(MDR-1)的基因沉默突变可以使氨基酸序列三维折叠速度下降,影响三维结构并改变蛋白功能,从而抑制药物作用。

本例通过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患者为罕见的p表型产生抗-PP1PK抗体引起习惯性流产,患者的A4GALT基因CG沉默突变可能以上述某种或某些未知途径影响了其p表型的形成,且鉴于CG单核苷酸多态性在p表型基因突变中的频繁出现,有人认为对其形成p表型的作用应进一步研究。

内容来源文献:

十年灯火,夜雨江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jbzs/11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