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首善之区”“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发展定位,禅城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佛山中心城区,把产业转型和城市化提升作为主攻方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持续提速增效,全面开启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禅城的工业大镇,南庄镇直面疫情挑战,稳住经济基本盘,积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攻”和“守”工作关系;石湾镇街道开拓新园区,以数字产业对泛家居行业实行再活化;张槎街道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优势产业集群打造,扛起工业振兴的发展大旗;祖庙街道坚持“1+1+3+6+N”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布局“一核两翼四轴”以“飞翔姿态”打造“首善之街”。
南方日报记者高绮桦罗湛贤李晓莉阎锋
南庄镇
“攻”与“守”中培育壮大新增长极
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重点经济指标一季度环比增长,汽配行业产值同比增速转负为正……作为禅城的工业大镇,南庄直面疫情挑战,经济正向好回稳。
在南庄镇委书记陈辅明看来,稳住经济基本盘,得益于南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攻”和“守”工作关系。
南庄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千方百计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经济发展“晴雨表”向好
今年一季度,南庄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疫情影响。“这与南庄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南庄镇镇长叶华认为,南庄工业产业以陶瓷及相关产业为主,受疫情影响,大部分陶瓷企业2月底复工复产,3月中旬局部恢复产能。
随着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南庄整体经济社会也在加快恢复。从数据上看,一季度,南庄第三产业、项目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投资、住宿业营业额、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2月)等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区平均值。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等多个重点经济指标,一季度的增速环比1—2月份降幅也明显收窄。
受目前市场环境影响,南庄的建筑陶瓷、陶瓷装备、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消费市场相对疲软。但随着汽车制造业复工及中央省市促汽车消费政策的刺激,3月以后汽配行业产值同比增速转负为正。这也正是南庄未来产业的发力点所在。
精准发力稳住基本盘
稳住经济基本盘,离不开政府对企业扶持,共克时艰。为宣传落实“禅六条”、工业批发业扶持发展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南庄镇领导班子走访企业家,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困难。
通过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尽快恢复,全镇25家工业企业,1家批发企业预计可获得3月份工业批发业发展扶持资金约万元,带动30家重点工业企业3月单月产值从原计划的9.43亿元提升至14.5亿元。此外,南庄镇政府还与佛山农商银行达成合作,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30亿元的资金授信额度。
南庄将继续贯彻落实“佛十条”“禅六条”等政策,出台镇级降费方案,缓解企业运营成本压力,并计划出台美食集聚区镇级扶持政策,发挥三产联动效应,贯穿二产、三产经济指标,带动数据齐增长。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我们的数据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还要看到,南庄正处在城市化巨大惯性下,城市化动力足,土地腾挪空间大、产业集群效应等优势比较突出。”陈辅明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同时,南庄要进一步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中心城区新样本
南庄培育发展新动能就是要着力吸引外部资源体系,形成“资本→开发→运营→产业”的系统发展模式。
一季度,南庄招商引资逆势向好,已签约落户、在谈项目共11个,投资总额亿元,均为超亿元项目,其中签约、动工项目4个,投资额为45亿元。
此外,南庄纳入今年省市重点项目共8个,今年计划总投资36.26亿元,一季度共完成投资7.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1%。
陈辅明表示,南庄将重点瞄准汽车汽配、新材料、建陶产业上下游稳链控链补链建链,谋划攻坚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加大龙头领军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引导企业股改上市,发现、培养、激励“隐形冠军”企业。
从空间布局上,南庄将围绕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总部产业区,数字经济产业区,佛山建陶小镇核心区,凤翔湾城市更新区,先进制造业生产区等5个区域发力,举全镇之力把南庄建设成为广佛都市圈内城市、产业、乡村共融共荣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新样本,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生活圈。
同时,南庄还将加快推动河滘千亩产业园、金意陶总部基地、道氏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带动工业投资数据增长。金溢科技、富惟汽配等投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预计将为南庄工业投资贡献约2.5亿元,全年工业产值增长6亿元左右。
石湾镇街道
泛家居牵手数字产业再活化
5月13日,东平河水轴线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佛山宣布沿着东平河,自西往东依次打造古灶陶韵、星耀石湾、鱼鹭洲尾、澜石记忆、城市秀台、翠蔓长堤、活力新港、佛山之心、奇槎湾畔、半月浮翠特色滨水亮点。
石湾镇街道也将迎来产业发展的新想象。
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石湾镇街道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杨涛表示,今年石湾将着力守正出奇,既要“守正”,践行“六稳六补”,稳住“基本经济盘”,保持传统产业的固有优势;又要“出奇”,以新经济、新业态寻找新动能。
借力“两带”推动总部经济集聚
东平河水轴线的石湾段长达13公里,十大特色滨水亮点,有6个都在石湾辖区内。“石湾将顺势发展,借着东平河创新产业带、魁奇路商业商务带‘两条带’,利用城市更新带动产业发展。”杨涛说。魁奇路商业商务带也是一条地铁经济带,石湾将围绕地铁二号、三号线,推进沿线村级工业园的改造提升或整体改造、更新,湾华北围村工业园地块将建成城市的商贸中心,借助地铁推动城市总部经济的集聚。
近年来,石湾围绕“三区两带”建设,对标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激发老城新活力。石湾西片区的中国陶谷已卓有成效;中部核心区将加快澜石改造片区建设,推动金融产业进一步在石湾集聚发展;东部奇槎片区将抓好LEH国际学校、奇槎社区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聚焦生命科学、金融保险、大数据等高端创新产业。
“两带”中的魁奇路商业商务带将结合地铁二号线建设良好机遇,大力发展地铁经济;东平河创新产业带激活利用东平河北岸的旧厂房、物流基地、码头等载体,为下一步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载体空间。
石湾还计划实施交通、水利、市政公用方面的重点项目47项,总投资额约为5.5亿元。其中交通工程方面计划实施11个项目,投资额约为2.2亿元;水利工程方面计划实施13个项目,投资额约为.5万元;市政公用方面计划实施23个项目,投资额约为2.5亿元。石湾将推进这些项目落地,助力引入高端资源,构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新动能的进一步转化。
石湾西片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今年石湾将着重推动西片区发展。此前,石湾已启动了先行区中国陶谷建设,以特色小镇为引领,推动产业更新,对片区实施微改造,以小拆多改的方式推动城市更新。今年在东平河沿岸将推动中国陶谷南部拓展区的发展。
5月18日,“年禅城区城市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石湾镇街道正式推出东平数字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这是中国陶谷南部拓展区的范围,石湾以东平河畔,东至佛山大道,北至魁奇路,西至东平水道的3.5平方千米范围,谋划新的发展蓝图。
目前,这一片区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发展传统产业留下的旧厂房、仓库,并不能满足目前的新型城市产业集聚的需求。据介绍,该片区将被大刀阔斧进行改造、更新。目前石湾已委托规划单位对该片区进行细化的规划和策划,预计将在第三季度正式启动改造。
该片区将集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商业应用、数字创新孵化等五大类型数字业务和企业,为城市政务数字创新、企业数字化创新、数字媒体、游戏动漫、电商运营等五大数字产业应用方向提供相关服务。
“东平数字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同时承载泛家居行业的再改造、再活化的任务。”石湾镇街道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业务和企业,最终将助力石湾及周边地区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石湾将牵线搭桥,支持本土企业“上云”,做线上生意。目前,石湾正引入大量新的平台电商地方服务点,例如京东、阿里、快手、百度、抖音等,全面支撑地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末端销售。
预计下半年,石湾将出台政策,加大对会展商务等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京东(佛山)商家成长中心、阿里巴巴电商学院、不锈钢电商平台等线上服务商,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我们始终以城市更新带动整体产业的推进。”杨涛表示,石湾一定会以城市更新带动产业发展,寻找更多的路径破题。
张槎街道
将村级工业园打造成高水平创新载体
今年,张槎街道聚焦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为项目进驻打造高水平的创新载体、城市空间。今年张槎街道市重点项目共8个,其中有5个属于村级工业园。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为此,张槎将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实现传统产业更优、新兴产业更强。
打造村改示范样板
年,张槎街道根据省市区重点项目及本年开工项目情况建立了重点项目库,密切跟进各重点项目的开展情况,力争使项目形象进度及投资统计进度按计划或超前完成。目前辖区重点项目建设整体上推进力度较大,开工形势良好。
“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村级工业园的提升改造,计划出台新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奖励方案,优质项目改造每亩奖励或高达50万元。”张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张槎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在村级工业园,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也在于村级工业园。“我们要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与城市更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相结合,打造出能够承载先进制造业发展、符合中心城区要求的现代化产业社区。”该负责人说。
根据计划,张槎将加快正在施工的大富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一期、古灶运动面料快速反应中心项目封顶完工,推动下朗中恒智能仓储、上朗织梦国际创新基地、村头东区工业厂房等项目年内动工建设,着力提升项目品位、工程品质、招商质量,打造示范样板。
四大片区协同发展
在招商引资方面,张槎街道内有2个项目增资扩产,总投资额约11.9亿元。其中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厂房项目,目前已完成立项;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三技精密)已成功竞拍得该地块。
街道内还有4个项目将动工,总投资额约22.06亿元,包括3个村级工业园项目和1个市重点项目,分别为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大富北二期)项目,上朗创客科技园项目(少儿织梦产业园),目弼唐“智谷大厦”项目(帝欧大厦项目二期),目前项目地块正在调整规划和佛山开普勒大数据中心项目(二期)。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张槎片区规划,围绕聚锦科创片区、季华北路高端商务居住区、中部高端装备制造区、北部云锦织梦片区四大片区发展。”张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张槎将举办年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推介会,以张槎产业发展的规划、重点村居以及村级地块推介,和一系列“工改工”优惠政策介绍,为投资商和各村居搭建“一对一”意向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落实村级物业改造提升战略部署,推动产业转型集聚与城市更新步伐,营造良好的招商营商氛围。
作为工业大镇,张槎制造业发达。目前,辖区企业已在稳步复苏。张槎不断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推进辖区纳税大户、“四上”企业及产业园区全面复工复产,及时帮忙企业解决口罩紧缺、企业用工、子女入学、电力扩容等困难和问题。
张槎还积极协助企业申报财政资金扶持,组织和发动辖区企业申报“年度百企争先奖励”。截至目前,街道经科局共审查了52家企业77个项目,奖励金额超万元。
针织产业是张槎的优势产业。张槎正在大力推进中恒纺织交易市场(广东)智能仓储中心、华南创谷全球运动面料快速反应中心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使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压缩生产周期,提高生产质效。
祖庙街道
“三个之最”刷新万亿城央印象
祖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肖映泽,在年佛山市禅城区城市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的“云推介”中,用“万亿城央”四个字来概括祖庙街道的特质,让人印象深刻。
事实上,祖庙街道,这个万亿城市中心城区的核心街区,其城市地位、产业基础和人才聚集,是城市区域协同与引领产业转型的关键引擎。同时,肖映泽更是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摆出了祖庙街道的三个最:全市经济活跃度最高的镇街、全市人流量最密集的镇街、全市资金流最密集的镇街。
1+1+3+6+N着力建设三个示范区
去年,街道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产值,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0.3倍,纳税额突破亿元,辖区内的八家上市企业,上市企业去年总市值已经达到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全市经济活跃度最高的镇街。
同时,辖区面积2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万人的祖庙街道,也是佛山市人口密集度最高的中心地区,是岭南文脉所在地。仅以今年“五一”期间的人流量为例,尽管文旅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但祖庙辖区内平均每日人流量超过54万,并不逊于上海北京的重要商圈。
祖庙街道还是全市资金流最密集的镇街。从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来看,祖庙街道是真正的“藏富于民”,这也成为禅城推动禅城保险小镇建设的底气。
摸清家底是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祖庙街道党工委提出了“1+1+3+6+N”的总体思路,即将祖庙街道打造成为“首善之街”,为禅城扛起“首善之区”的责任和担当,将祖庙街道打造成为展示和体验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此基础上,祖庙街道将着力建设三个示范区:即广佛都市圈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广佛都市圈创新创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广佛都市圈基层治理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示范区。围绕上述“1+1+3”的目标,祖庙街道将以抓基层治理、文商引领、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产业提升和民生实事为六大抓手,铺开N个具体项目。
一核两翼四轴“飞翔姿态”打造“首善之街”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近年来,祖庙街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城北科创、中部文创、南部双创三大中心,以“一核两翼四轴”布局未来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在留住产业之根的基础上,抢抓“高铁进城”等重大机遇,这是祖庙高质量发展的章法与节奏。
肖映泽表示,“一核”主要是以岭南文芯为核心,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岭南风情浓厚的片区,是祖庙街道打造成展示和体验岭南文化重要窗口的载体。从岭南天地到莲升片区,到沙塘片区,再到东方广场后、梁园片区,街道正在对片区部分旧物业进行改造提升,并计划引进和积聚更多文创企业,探索文创与旧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一批项目正在谋划之中,以此推进祖庙街道更具大商业、大文化的氛围,加快形成强有力的文化生产力。以“一核”为核心、以科技展贸北翼、金融商务南翼为两翼,祖庙街道将以“飞翔状态”,推动产业、资本、人才集聚,推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祖庙街道辖区的“底图”上,城北科创、中部文创、南部双创三大片区在持续推进。城北中山公园片区将瞄准打造科创产业片区,城北曾经是佛山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总部所在地,接下来的发展中,这个片区将一方面留住总部经济,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借助广湛高铁布点、高铁进城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拓展这一带的区位优势,既留住产业之根,又将持续探索如何与总部经济相结合,做好科创产业的提升。而在祖庙街道办事处周边,目前果房、永新、朝安地块等旧村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这个片区将以商住为主,并配合保险小镇的建设,着眼于整体城市形态的提升。
“一核两翼四轴”的四条轴线上,上周一场“云推介”后,已经至少有两家保险公司或者派出机构即将进驻季华路金融轴。目前祖庙街道正在与区里一起谋划禅城保险小镇的建设,祖庙街道立足于金融产业的上下游进行谋划,一方面,传统金融还在加速聚集,另一方面,祖庙街道将依托绿地等现有物业,打造大宗物品交易平台,这恰恰是与金融息息相关、关乎金融流量的产业平台。此外,季华路上也聚集了多家上市企业的总部,总部经济与传统金融将迸发出新的火花,同样值得期待。
在传统老城文旅轴,近年来祖庙街道注重引进影视文创行业,打造了珠影·祖庙星光城、米艇头等项目载体,祖庙街道致力于通过影视文化的介入,激活佛山传统文化IP,而文化将会与科技一道成为未来城市新的发展动能。
在工业路产业轴和佛山水道生态轴的提升上,依托佛山水道生态轴,城北门户在城市面貌上将迎来较大的提升和改善。在工业路产业轴,当前,禅城正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产业首选,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和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链接点,而祖庙街道将借助“高铁进城”的机遇,依托高铁站便捷人流、交通流、信息流的优势,在这一片区进一步做好与深圳合作产业的布局,引入深圳溢出的文创、设计等“上楼产业”,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