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关键靶点免疫调节剂T1,详解作用机

文章来源: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发布时间:2024/5/27 12:03:30   点击数:
 在乙肝的免疫调节剂方向,不要忘记了胸腺肽α1(Tα1),熟悉药物化学的朋友,相信对Tα1并不陌生。因为它是一种肽,由28个氨基酸所组成,最初是从胸腺中分离出来,通过作为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内源性调节器,来促进免疫缺陷的重新建立。乙肝关键靶点免疫调节剂Tα1,详解作用机制,促进缺陷重新建立简而言之,Tα1的作用机制被科学家假设与它的免疫调节活性有关联,目前,已经证明Tα1是通过TLR2和TLR9在髓样细胞和PDC中起效,导致DC和T细胞活化和分化,以及促进IFN-γ和IL-2(IL-2)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如果介绍过关于免疫调节剂Tα1的作用机制后,还没有弄明白,接下来我们谈谈它被应用在慢性WHV模型中的表现。WHV模型中,Tα1治疗与乙肝病毒血症减少相关,此外,胸腺肽α1(Tα1)还在临床试验中证明对慢性乙肝患者有效,副作用相比IFN-α少,以亚洲患者为例,其有效性已经被证明。此外,Tα1还与恩替卡韦(ETV)联合使用过,研究结果表明,Tα1对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周时,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反应相似,但这2种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然而,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ETV,更容易抑制肝细胞癌(HCC)的进展。因此,综上所述,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通过激动剂来激活PRR介导的先天性免疫反应,能够有效地控制HBV感染,并恢复抗病毒免疫。在与美国FDA批准的HBV药物联合使用时,研究人员观察到,这些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可能有助于实现慢性乙肝感染的功能性治愈。当然,医药学家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防止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反应过量和不受控制的肝损伤。所以,在以此为靶点开发新药之际,药物化学家还需要以优化剂量,配合临床试验人员确定受试者获得高抗病毒疗效和最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认识一下,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调节。比如,在慢性乙肝患者中,HBV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特点是:功能衰竭、过早缺失和弱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而这些,都会阻碍乙肝病毒被清除,产生HBV特异性抗体的B细胞和功能性HBV特异性T细胞的存在,最终将决定HBV感染的结局。目前这些概念,已经被一些期刊文献中进行了分析。作用机制方面,主要是以持续暴露于高浓度抗原负荷,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使T细胞衰竭,其特征是效应T细胞功能的分级丧失;多种被称作检查点蛋白的抑制受体上调,包括PD-1、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CD、CTLA-4、LAG-3,以及具有Ig和ITIM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受体(TIGIT);受损的脂肪酸氧化(FAO);活性氧(ROS)过度生成;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缺陷效应T细胞。现有基于HBs-S抗原的预防性乙肝疫苗虽然有效,但可能无法预防细胞外囊泡介导的HBV感染,因此,针对宿主免疫,降低免疫弱反应或无反应性或防止HBV传播,对于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都具有重要意义。更多读者对慢性乙肝新药靶点,了解的应该是治疗性疫苗,这也是通过提高目前抗病毒药物有效性的一个有希望的新疗法。治疗性乙肝疫苗,顾名思义,它可能通过诱导动态的免疫反应来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预后,这种免疫反应理论上可以在初始疫苗接种后继续适应和扩展。当然,尽管目前治疗性乙肝疫苗已在动物模型试验中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类身上观察到显著效果。现存正在处于临床前或III期临床试验的几种治疗性乙肝疫苗,分别包括基于蛋白质/肽的、基于活载体的、基于DNA的和基于细胞的疫苗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drzcz.com/kfyy/1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