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成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质,主要有RBC血型、WBC血型及血小板血型等。多数人所熟悉的血型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主要有A型、B型、O型、AB型。还有红细胞Rh血型系统及红细胞其他血型系统。红细胞Rh血型系统在我国人群中大多为Rh血型阳性,而Rh血型阴性仅占3‰,较为罕见,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种类,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血”。
5月的一天,大学生吴玲走进血液中心,这是她第3次参与无偿献血。针扎进她的右臂,鲜红的血液汩汩涌出,沿着导管流进一次性血袋中。为了保证每一滴血液不被浪费,针头里残留的血液将被用来做复检,血管里的血液则成为标本留样。采血针头最后将被集中毁形处理。
经过核对条形码信息后,吴玲的血液被送到“成分分离室”,由成分分离机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淡黄色的血浆,下层是血色的红细胞。血浆将被制备为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成分。血液中心新闻发言人朱祥明说:“临床用血越来越强调一血多用,只输需要的成分,用全血的机会已不多。”通过核酸实验最大限度缩短“窗口期”。
吴玲的血液样本被送往检验科。检验科的两个检验小组将分别用两种不同品牌的试剂对血液进行检测,“只要有一组检验不合格,这袋血都不能使用。”
其中,核酸检测实验至关重要,这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检测方法。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是国内首批开展核酸检测的15家采供血机构之一。通过层层筛查后,合格的血液将被送入成品库储存起来,再分配到各个医疗单位。
在成品库有一个特殊的冰柜,那里面储存的是稀有的“熊猫血”—Rh阴性血液。“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期只有1个月,如果在1个月内没人使用这袋血,我们就会在血里加入甘油,放入这个零下80度的冰柜中进行速冻。”朱祥明说,速冻后的血液能储存10年,有需要时拿出解冻,而血液一旦解冻,就必须立即使用。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检查出献血者为“熊猫血”时,会及时通知他们,告知相关血液知识,并邀请加入昆明市稀有血型献血者QQ群。在血液中心的组织下,上百名“熊猫血”献血者成立了互助小组。
黄靓是AB型Rh阴性血互助小组的组长,黄靓的小组一共有20多人,AB型Rh阴性血也是4个“熊猫血型”中最稀有的一个。汉族人口中拥有这个血型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三,A、B、O型熊猫血的概率为千分之三。黄靓说:“我曾经3次紧急献血。我这个团队的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一旦患者通过血液中心求助,身体条件适宜的志愿者就会从各地赶来献血。”
TIPS:
为了安全生育需做多重准备:
“熊猫血”的人输血危险系数高于普通人,在生育下一代时要格外注意。
案例:
“刚知道时有些慌乱,不知道会给怀孕带来什么影响。”邓女士在怀孕前的优生优育体检中,得知自己是O型Rh阴性“熊猫血”。在医生的建议下,邓女士每个医院做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看“抗体效价”的抗体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超过安全值,宝宝会出现溶血情况。溶血轻的会导致宝宝出现黄疸,重的会导致宝宝死亡。所以我在孕期里,打了预防稀有血型母婴溶血的针。”邓女士说整个孕期都提心吊胆。在生产前,医院自己给自己备了毫升的血。
医生表示:
目前全国“熊猫血”血型的人群占总人群的0.34%。不知道自己血型的孕妇,初次产检时,通过查验血型便会得知自己的血型。如果查出属于Rh阴性,大家俗称“熊猫血”的,我医院,查验其配偶的血型。之所以要查验配偶血型,是怕胎儿与母亲发生“溶血”现象,即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符。一旦出现“溶血”情况,孕妇不会受影响,但宝宝会因严重贫血,导致心功能衰竭,胎儿会出现水肿情况。
这类孕妇群体在孕期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孕妇在初次产检时,医院做“抗体效价”,即做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以及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
查验完后,“熊猫血”型孕妇需要医院查验“抗体效价”。“抗体效价”有一个安全值,这个安全值与孕妇“溶血”情况成正比。当孕妇查验结果小于1:2时,孕妇与胎儿就不易发生“溶血”情况。随着每次检查,“抗体效价”值呈现阶梯式变化,一旦大于1:2时,孕妇与胎儿就易发生“溶血”情况。出现“抗体效价”值大于1:2时,建议孕妇孕期多注意休息,同时,多补充钙剂、铁剂、维生素E、叶酸等。
在孕妇28周、34周或生产结束72小时内,这三个重要时段,建议健康状态良好、没有贫血情况的孕妇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针”,以此阻断孕妇产生抗体。此种血型的孕妇,在生二胎时,发生“溶血”的几率相对比一胎高,治疗方案与一胎相同。
新老朋友→